聽新聞
0:00 0:00

台南人不愛分享口袋美食?作家分析關鍵:「好吃」難解釋

生活中心/柯美儀報導

台南有27間小吃店入選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單。(圖/翻攝自米其林官網)

▲台南有27間小吃店入選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單。(圖/翻攝自米其林官網

米其林在昨(23)日公布必比登推介名單,今年新納入了台南和高雄,其中台南有27間店家入選。名單曝光,許多台南人慶幸地說「還好我的口袋名單沒出來」,這番言論讓其他地區的民眾忍不住發問「台南人為什麼要一直靠北觀光客?不想分享又故弄玄虛是在哭?」對此,歷史作家謝金魚提出看法,認為許多台南人對食物「好吃」與否是無法解釋的。

「台南人為什麼不跟外地人分享口袋名單?」謝金魚昨日在臉書發文分享一段自身的故事,就讀成功大學時學生會發了一本台南美食手冊,裡面就如大家所謂的「觀光客名店」,但她親身去過後發現不是只有觀光客。其中,她最喜歡一間專賣魚麵、魚冊的店,裡面材料要把狗母魚打成魚漿後加入少許的粉再去加工,製作條件嚴格,無法一次做多。

後來謝金魚的愛店隨著人工跟材料越來越貴,觀光客又多,許多人去了要排大半天,結果端來了一碗小小的魚麵,顧客體驗不佳,評價自然不高;而週末湧入的大批人潮,也將狗母魚的材料來源壓迫到極致,幾年前,這間店因為貨源不穩定,改賣魯肉飯。

謝金魚指出,爆紅後的老店承載龐大壓力。(示意圖/資料照)

▲謝金魚指出,爆紅後的老店承載龐大壓力。(示意圖/資料照)

謝金魚指出,台南的小吃基本上很難量產,都是需要人工現做,如果要做到量產,肯定要降低標準,那就很難維持原本的品質。且假日湧入大批觀光客,原物料跟人工的成本太高,很容易將原本就不多的資源消耗殆盡。

謝金魚還說,成為名店的老店家承載著龐大壓力。台南跟京都其實很像,許多在地店家在觀察到爆紅後的壓力都有警覺,一個平均每週來一次的常客帶來的效益,絕對比一個一季或一個月只來1次的觀光客高。

「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經驗」,謝金魚透露,許多台南人認為「好吃」與否是種無法解釋的東西,那是因為那小小的一碗湯、一顆碗粿、一顆肉粽中,藏著人與城市、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因此,若不是確定有那交情或者對方真的懂得食物的精妙之處,台南人也懶得多費口舌。

文章曝光,引起許多台南人的共鳴,紛紛表示「看得都要哭了」、「每每推薦魚腸給北部的朋友們,總是被打槍。只能安慰自己,還好他們不懂,我們才有得吃」、「台南味不單只是口舌之快,也是日常生活,也是成長記憶,一點一滴,一瓢一飲,難以言喻」、「手路菜成本貴又難做,更難的是遇到懂欣賞的客人」。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