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平均地權?土地重劃不正義 恐成多數決的霸凌遊戲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覬覦利益! 持槍恐嚇自辦土地重劃

資料照

原標題:當「重劃」變成多數決的霸凌遊戲

撰文/李又如(新新聞)

「你們不要再來了啦!我們不像別人有良好政商關係可以保護祖厝,什麼都沒有了。」踏進緊鄰台中市大慶火車站附近的十三期重劃區,是一望無際的碎磚瓦礫。幾年前,這裡還是一處村莊,原有的地貌已全被怪手推平。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在這裡遇上氣憤又無奈的的林先生。

「平均地權」弄到最後連家都沒有

熟悉嗎?從苗栗大埔強拆案開始,全台各地的土地徵收案開始躍上媒體。但諷刺的是,這次奪人土地的並不是「徵收」,而是母法來自「平均地權條例」的市地重劃。像林先生這樣的小地主怎樣也無法理解,明明是「平均地權」,為什麼弄到最後連家都沒有?

市地重劃一直是政府得力的開發工具,將凌亂的、零碎的畸零土地,重新整理成大小適宜、形狀方整的土地,並興建公共設施,再將規畫好的土地依照負擔、受益的比例還給地主。

多少年來,隨著都市擴張的腳步,市地重劃將人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好,也替政府省下大筆興建公共設施的費用。雖然地主得負擔施工費用,但在重劃後能拿回土地,照理來說,沒人會被迫遷,且重劃後的地價通常會漲價,皆大歡喜,被視為公私協力的最佳典範。

但當都市擴張到了一定限度,人口成長到了極限,開發的腳步卻沒有因此停下來。多出來的房子沒人住,成了愈炒愈高的商品;地價也隨著一個個重劃區的劃設水漲船高,甚至公辦重劃還「不夠快」,政府下放權力讓民間自己辦,卻讓這場「多數決」的遊戲益加荒謬......一月三十日,台中市中區再生基地的一場關於重劃的論壇,擠滿了數十位氣憤的地主。這場論壇邀請到台中市都發局長王俊傑、地政局長張治祥,以及逢甲大學都計系教授劉曜華等六位專家學者到場,希望能在全台重劃問題最多的台中市,作為制度改善的起點。

這些自辦重劃區的居民終於找到機會陳情。重劃的參與機制是「多數決」,需有一半數目的地主同意。但這個五成的門檻,就讓問題層出不窮:有人將土地分割成A4影印紙的大小,用人頭地主衝人數,有黑道利益混入重劃事務,一張張同意書背後多的是暴力與脅迫事件。最終,都只能走上訴訟一途。

土地太小的人只能拿賠償走人

由於自辦重劃的問題太多,台中市暫時先以一紙行政命令將門關窄。但是,就連開發單位是政府的公辦重劃,同樣也有受害者,且更容易被忽略。劉曜華在論壇上就提到,「今天在這裡的地主都還能抗議分多少、怎麼分,但是有些人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他指的是沒有土地或是土地太少的人。

由於重劃必須支付一定比例的公共設施興建費,原地重建又有坪數限制,土地太小的人,就只能拿賠償走人。而租賃戶更是連談的資格都沒有。

張治祥在論壇上提到這些弱勢的人數:一到十四期的公辦重劃區,總共有約二萬名土地所有權人;因土地太小無法參與重劃,領建築物拆遷補償走人的占三分之一,而補償金低於150萬元的,超過總人數三分之二,大約四千人。但張治祥補充:「這裡原來都是農業區,地上建築物本來就不多,加上建物只有三合院、違章工廠、鐵皮屋......本來就不值錢,費用也不會高。

希望大家不要看到這個數字就覺得太誇張。」太誇張嗎? 林先生的案例,就是張治祥口中四千人的其中之一。他的家不是違章工廠,是一磚一瓦堆砌起的房子。當初他在同意書上簽下「不同意」,但由於「同意」數目過半,整個村子還是被納入重劃區。這裡是「番婆庄」,原先是和樂的小村莊,比鄰著土地公廟。

當重劃意願書寄來,林先生說:「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沒簽,還是得聽他的啊。一千人裡面只要有501人簽名,其他四九九人都要聽他們的。坐在林先生的家裡,不時可以感受到地板的震動。哐隆哐隆的怪手在房子外面鑽地,「整天都像輕微地震,真的會神經耗弱,受不了的人就搬走了。」林太太感嘆道。

(本文未完,詳情請見1511期《新新聞》,或參考新新聞官網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