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中研院士朱雲漢腸癌離世 醫曝各期別存活率:從可治癒到僅剩2成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中研院士朱雲漢因腸癌過世(圖/中央社)

▲中研院士朱雲漢因腸癌過世(圖/中央社)

中研院院士、台大政治學系教授朱雲漢驚傳已於昨(5)日離世,兄長朱雲鵬也在臉書證實他因罹患直腸癌病逝,享壽67歲。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2020年有6489人因大腸直腸癌死亡,每十萬名確診者有27.54人死亡。胃腸肝膽科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大腸癌可分為前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若到第四期,患者還會伴隨肝、肺轉移,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20%。

中研院院士、台大政治學系教授朱雲漢驚傳因罹患直腸癌離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的2020年癌症登記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高居國人十大之首,每年有1萬6829人新診斷為大腸癌,有6489人因大腸直腸癌死亡。

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差很大 前期可治癒莫期僅剩2成

大腸癌在早期和晚期的治癒率差很大,義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表示,大腸癌可分為前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前期只要提早切除腸瘜肉即可根治;第一期僅需將腸壁黏膜層的腫瘤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90%。

第二期代表腫瘤已侵入腸壁肌肉層、 第三期代表有淋巴轉移,得合併手術與化療;整體來說,第二、三期5年存活率僅有50%~60%。至於第四期,患者還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則為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20%。

對於化療反應不佳者,王文倫表示,目前國際上已陸續有免疫療法與細胞治療等新療法,但都還在臨床試驗階段。免疫療法是以打針方式來活化本身的免疫細胞。 CAR-T細胞治療,過去主要應用於血癌、淋巴癌等非實體癌,但近年也有在研究應用於肝癌或大腸癌。但王文倫表示,即使要做樹突免疫細胞治療或是CAR-T細胞治療,也得在身體狀況良好時,先將相關細胞冷凍,比如在30~40歲身體狀態良好時將細胞取出,50~60歲若發病,可透過基因編輯的細胞打入體內來治療。

但若在狀態不佳時,細胞品質不在完整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使用,因此到了腸癌末期的治療選項也較少。

要預防直腸癌,王文倫建議,目前國健署目前有補助50~75歲的大腸癌篩檢,近年來國健署的報告也指出,透過腸癌篩檢能有效篩出早期大腸癌,早期治療可大幅增加存活率。 但若有家族史或有抽菸習慣、肥胖、代謝症候群者,則都是腸癌高危險群,建議提早於40 歲即自費進行大腸鏡檢查。飲食上,建議少吃紅肉多吃蔬果,作息維持正常,都能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GCS 2024 春季季後賽DAY1-2024/04/20《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