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俄飛彈威力不夠炸水壩!專家揭「中間斷兩半」最可能原因:很可疑

國際中心/彭淇昀報導

烏克蘭南部的卡科夫卡水壩遭炸毀。(圖/翻攝自推特)

▲烏克蘭南部的卡科夫卡水壩遭炸毀。(圖/翻攝自推特)

烏克蘭南部的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6日遭炸毀,烏俄雙方互相指責對方,不過,有工程與藥彈專家表示,雖然極有可能是結構坍塌或是被蓄意炸毀,但有些解釋不太可信,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釋是水壩發生「內部爆炸」所導致。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卡科夫卡水壩坍塌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痛斥,「俄羅斯占領者蓄意破壞水壩和水力發電廠其他結構的行為,等同於大規模毀滅性環境炸彈」,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則反控是烏克蘭蓄意破壞水壩。對此,烏克蘭國有水力發電公司負責人西羅塔(Ihor Syrota)受訪時表示,由於水電廠是依照抵禦原子彈的設計建成,用飛彈無法造成這麼大的破壞,「很明顯廠區內部發生爆炸,發電廠斷裂成兩半」。

報導指出,專家認為目前可獲得的證據非常有限,因此內部爆炸是大壩毀損最有可能的解釋,在封閉空間內爆炸,所有能量都集中在周圍結構,進而造成最強大的破壞力。專家還提到,若從外部對大壩使用飛彈或炸彈,頂多只能發揮一小部分威力,至少需要數百磅炸藥才能把水壩炸到潰堤。

專家推測,最有可能是水壩發生「內部爆炸」所導致。(圖/翻攝自推特)

▲專家推測,最有可能是水壩發生「內部爆炸」所導致。(圖/翻攝自推特)

對此,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工程學教授、炸藥專家格魯馬克(Nick Glumac)表示,一座運作中的大壩需要承受巨大的水流力量,並不容易被摧毀,「彈頭攜載能力有限,即使是直接命中可能也無法摧毀」。而馬里蘭大學工程學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拜切爾(Gregory B. Baecher)表示,建造的水壩「絕對有可能」會倒塌,不過他看到卡科夫卡水壩潰堤的情況後指出,「天啊,這看起來很可疑」。

俄烏戰爭至今已持續1年多,卡科夫卡水壩就曾多次遭到破壞。拜切爾教授分析水壩結構自行坍塌的可能性,他表示,過去有些水壩因為被不尋常的大量水流「淹沒」而倒塌,但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會先從泥土的部分開始被破壞,也就是從大壩的兩岸開始。然而,照片與影片都顯示,卡科夫卡水壩是先從中央水力發電廠旁邊位置開始斷裂,起初大壩兩端似乎完好無損,經過時間越久,才崩塌得越來越多。

自5月初以來,水壩水位已經超過閘門,甚至淹沒大壩頂部,從衛星影像可發現,大壩上的道路有許多部分已經消失。拜切爾教授表示,損壞的閘門和高水位可能會摧毀一些閘門,但預計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毀壞。

加入 @setn 好友 #國際頭條

【#直播中LIVE】準副閣揆鄭麗君「投資未來世代」青年論壇演講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