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因應日本核汙水排放 跨部會設輻射監測儀表板、每周二更新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於24日開始排放,行政院長陳建仁今(31)日聽取原能會「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因應作為」報告後裁示指出,當前各項監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但因排放作業長達30年,未來也會妥善應變排放異常和意外狀況;並建置輻射監測儀表板,每周二公布台灣周邊海水、漁獲及日本輸台食品的檢測結果。

行政院院會會後記者會。(圖/記者盧素梅攝影)

▲行政院院會會後記者會。(圖/記者盧素梅攝影)

陳建仁指出,依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對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案的安全審查結果,認為日方的排放符合國際安全標準,而依據我國觀察團3度赴日所掌握相關資訊判斷,也認為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尚可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規範,惟鑑於排放作業長達30年,仍將持續敦促日方切實依據國際標準與規範執行排放作業,並對排放的異常及意外狀況妥善做好應變作業規劃,以確保安全。

陳建仁並指出,政府已超前部署經由跨部會合作,秉持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標準嚴格監測、為國人安全與健康把關等3項原則,妥善各項日本福島氚廢水排放的因應作為,並持續強化監測與檢測措施。迄今跨部會的各項監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情形,並請原能會、農業部、衛福部及外交部持續滾動檢討強化監測作業,以維護國人健康與我國周圍海域輻射安全。

陳建仁強調,政府已建置公開透明的資訊平臺,以科普化方式說明各項監測及評估結果,讓民眾安心、放心,並將持續掌握日本與IAEA相關國際動態資訊,以確認日方排放作業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原能會在報告中指出,因應日本福島含氚廢水的排放作業,原能會已於109年成立跨部會平台,經由跨部會合作,秉持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標準嚴格監測、為國人安全與健康把關等3項原則,持續執行掌握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與海產輻射監測、建立海洋擴散評估模式與建置資訊公開平台等4項配套措施,以維護國人健康與台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

針對輻射監測,原能會綜合計畫處長李綺思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範圍將畫定在漁港、台灣與離島周邊海域及北太平洋公海漁場,當前原能會將原先33個海水監測點位,增加至今年的107點,同時農業部也增加漁產取樣件數,由歷年200件增加到今年的3000件,兩者監測結果均無異常。

李綺思指出,自福島事件後,國內便建立日本進口食品、水產品監測機制,迄今檢測21餘萬件,皆符合我國標準,每年食品檢驗量能達7萬件;觀察含氚汙水排放歷史洋流模擬,約1至2年才會有較大濃度的海水影響台灣海域,但仍低於台灣海域背景值,風險可忽略;所有資訊將彙整成「跨部會輻射監測整合儀表板」,每周二更新一次。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客訴之精彩完整版重現】藍白強行二讀國會擴權案:藐視國會罰20萬!民團集結立院抗議黑箱!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抗議藍白國會職權修法續闖關 立院外民眾陸續聚集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