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清境吃河豚火鍋1死8送醫!中毒嚴重死亡率約為61% 無解毒劑

社會中心/魏君程報導

南投清境一家小吃店煮河豚火鍋,1死8中毒。(圖/民眾提供)

▲南投清境一家小吃店煮河豚火鍋,1死8中毒。(圖/民眾提供)

南投驚傳吃河豚死傷憾事!在仁愛清境開小吃店的洪姓男子,25日邀友人品嘗河豚火鍋後,陸續出現中毒現象。洪男疑似吃生河豚肉,被發現時已當場死亡。另有8人送醫治療並留院觀察,暫無生命危險。事實上,據衛福部食藥署資料顯示,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且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若誤食死亡率約為61%。

南投驚傳吃河豚中毒死傷,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顯示,河豚係暖水性之魚類,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在台灣近海有30多種。體型有長、有短、有圓、有方,共同特點是遇到危險時會將肚子漲大以嚇走敵人。河豚肉味道鮮美,其毒素為河豚毒素。河豚因種類、地域及季節不同而有毒性強弱之分,其中卵巢、肝臟含有劇毒,腸、皮膚含有強毒,也有肉中含毒者。 

河豚毒素的特性如下:

1.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 

2.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 

發生原因:

1.國內以往發生的河豚毒素中毒案件,多因不明瞭自己吃的是河豚,或吃到其他非河豚但卻含有河豚毒素的水產品(如蝦虎、貝類、螺類及不知名的魚種)而中毒。 

2.台灣產河豚的種類約有30餘種,一般以肝臟及卵巢毒性最高,其次為皮膚及腸等(如下表)。部分河豚之肌肉雖然無毒,但其內臟部位可能有毒,在料理的時候毒素很可能會污染到魚肉。 

3.加工業者缺乏對魚種的辨識能力,誤把台灣產河豚製成香魚片,屢次造成食物中毒事件。

台灣產河豚毒性在臟器官中的分布。(圖/翻攝自食藥署)

▼▲台灣產河豚毒性在臟器官中的分布。(圖/翻攝自食藥署)

台灣產河豚毒性在臟器官中的分布。(圖/翻攝自食藥署)

中毒症狀:

1.河豚毒素中毒症狀多於食後3小時內(通常是10分鐘至45分鐘)產生。 

2.主要以影響神經系統為主,常見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

3.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複視、無法發聲、瞳孔擴大、眼肌無力、抽搐、血壓下降繼而肌肉鬆弛、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約為61%。 

治療方法: 

1.由於無解毒劑,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補充足夠的體液及電解質。 

2.如未產生呼吸衰竭,應不會造成死亡。但如患者已產生明顯之肌肉無力現象,則應隨時準備放置氣管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幫助呼吸。  

如何預防?

1.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 

2.避免食用毒性較大的內臟部位。 

3.如果在食用水產品後產生中毒症狀,應先催吐將胃內容物排出,並儘速就醫,以免因中毒嚴重,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