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愛喝酒、含糖飲料、狂吃海鮮 40歲男罹患「眾病之王」痛風手腫嚴重變形

記者李鴻典/綜合報導

國內痛風族群明顯年輕化,40歲以下患者已超過一半,免疫風濕科醫師賴漢明表示,痛風是因尿酸過高而導致,高尿酸的原因,除了先天遺傳外,愛喝啤酒、含糖飲料、吃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過量,也會引起痛風;痛風患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控制好尿酸值,才能遠離痛風復發及心血管疾病發生。

痛風患者手脚關節發炎腫痛,並長出許多不痛的結節。(圖/賴漢明醫師提供)

▲痛風患者手脚關節發炎腫痛,並長出許多不痛的結節。(圖/賴漢明醫師提供)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賴漢明表示,歷史上許多將相王侯皆為痛風所苦,因此又被稱為「王者之病」,隨著現代生活水準提升,痛風已轉型為「眾病之王」。台灣至少有40萬名痛風患者,以男性居多佔90%以上,停經前婦女甚少有痛風,女性通常在50歲以後才發病。痛風發作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最常見。

賴漢明說,多年前收治一位40歲病人,他因手脚關節發炎腫痛,並長出許多不痛的結節,某天病人發高燒且手脚多處關節急性腫痛,無法行動而就醫,經檢查診斷病人是慢性痛風關節炎合併腎結石併發急性腎盂腎炎且引發败血症。

賴漢明說,經檢驗數據顯示病人血中尿酸值高達12(正常< 7)。更呈現急性腎衰竭,高血鈣,高血鈉,低血鉀等多重電解質失調。經住院治療兩星期,才順利出院。之後在門診花三個多月才把尿酸降到6,也讓他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八成。病人規律回診,配合醫囑,至今安然。

高尿酸產生的主因有兩種,一為高普林食物飲食過量,造成血中尿酸過高(約佔一到兩成患者),另一原因為先天遺傳在腎臟的腎小管無法排出尿酸(約佔八到九成患者),進而在體內關節及皮下堆積,產生痛風結晶及關節炎。

賴漢明說,痛風患者僅部分可透過飲食調整改善,腎小管無法排出部分為先天遺傳,必要時需藉由藥物來治療。一般藥物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良好,服藥後尿酸值會回復正常,大部份尿酸結晶,亦會慢慢消失不見,也不會再痛風發作。

  民以食為天,為避免痛風發作,賴漢明提供幾項痛風飲食原則,包括保持均衡飲食,五穀雜糧、蔬果類、蛋豆魚肉類應以2:2:1的比例攝取。其次每日飲水2000c.c.以上,幫助身體排泄尿酸同時預防腎結石。另外適量攝取豆製品,植物性普林不會提升體內的尿酸濃度。攝取適量蛋白質、減少油脂攝取、不喝含酒精飲料,特別是啤酒,而且不喝含糖飲料。

免疫風濕科醫師賴漢明表示,痛風是因尿酸過高而導致,除了先天遺傳外,愛喝啤酒、含糖飲料、吃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過量,也會引起痛風。(圖/中正骨科提供)

▲免疫風濕科醫師賴漢明表示,痛風是因尿酸過高而導致,除了先天遺傳外,愛喝啤酒、含糖飲料、吃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過量,也會引起痛風。(圖/中正骨科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