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殺豬怎麼辦?朱元璋「改一稱呼」完美解決

新奇中心/唐家興報導

古代避諱制度的體現,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身上尤其明顯。(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古代避諱制度的體現,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身上尤其明顯。(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古代封建社會,避諱制度可謂是無處不在,從君主到平民,都受到其影響。避諱,簡單來說就是平民百姓不能使用君主、帝王的名字以及與之相關的字或發音相同的字。

避諱制度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避諱的對象有四類:一是帝王,對當代帝王及本朝歷代皇帝之名進行避諱,屬於當時的「國諱」或「公諱」。如在劉秀時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二是諱長官,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三是避聖賢,主要指避至聖先師孔子和亞聖孟子的名諱;四是避長輩,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

然而,在歷代歷朝中,針對帝王的避國諱是最嚴格的一種,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窮苦出身的皇帝,他即位之後,由於天生的自卑感,讓避諱這事進一步擴大,而讓他不開心的字詞更是多不勝數,如和尚、光頭、禿、僧、賊等,都讓他極度不悅。當然,最讓他接受不了的便是民間幾乎家家戶戶每到過新年的時候都在高喊的「殺豬」。

雖然朱元璋認為自己是個對百姓很好的皇帝,可是百姓卻天天喊著要「殺豬」,這讓他無法接受。於是他翻遍典籍,找到了「豬」的古意字為「豕」,於是便下令全國要將「豬」說成「豕」。

這兩個字屬於同意不同音,朱元璋此舉可謂完美解決了他的擔憂和顧慮,只是百姓們總覺得這個字太過拗口,於是百姓就開始給豬起外號,肥肥、哼哼等都成了讓百姓能接受的代名詞。

老百姓要殺豬怎麼辦?朱元璋「改一稱呼」完美解決。(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老百姓要殺豬怎麼辦?朱元璋「改一稱呼」完美解決。(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如果說朱元璋改名之事,確實是顧慮到了百姓,那麼他的後代明武宗朱厚照則不近人情,因為他頒布了禁豬令,禁止民間養豬、殺豬、吃豬肉。由此可見,避諱制度在某種程度上維護了封建等級制度的尊嚴和君主專制的權威。同時,避諱也為當時的社會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和麻煩,如書籍文字的混亂、地名和人名的頻繁更改等。

避諱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隨著封建制度的覆滅,避諱制度也隨之消失。如今,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禁感嘆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和君主專制的權威。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