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又變了?川普怒批普丁假友善「滿口胡扯」 決定給烏克蘭10枚愛國者飛彈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態度出現180度轉變,不僅批普丁「滿口胡扯」,更承諾將向烏克蘭提供10枚愛國者(Patriot)飛彈,並強調正「非常認真考慮」支持一項對俄羅斯加重制裁的國會法案。

川普承諾將提供烏克蘭10枚愛國者飛彈。(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承諾將提供烏克蘭10枚愛國者飛彈。(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怒嗆普丁表面友善

據英國《衛報》8日報導,川普在當地時間周二(8日)的內閣會議中明言,自己對普丁的忍耐已到極限。他說:「我們從普丁那邊聽到很多胡扯,如果你想知道真相的話,他總是一副很友善的樣子,但到頭來根本沒什麼意義。」

這番重話出現在川普與普丁上周四(3日)長達一小時的通話之後,顯示兩人關係日益緊張;而川普甚至早在5月時就在社群媒體上怒喊:「他(普丁)簡直瘋了!」

對烏軍援重啟 

就在美國國防部因彈藥存量問題而短暫中止對烏克蘭軍援後,川普於7日宣布美方將重新恢復武器供應。知情官員透露,川普已下令立即提供10枚愛國者飛彈,雖然比原本預定的30枚少了20枚,仍是一項明確的政策轉向。他在會議中強調:「我們會提供更多武器,他們現在受到非常猛烈的攻擊,必須有能力自我防衛。」

美國國防部隨後也證實,這批「額外防禦性武器」將依照川普指示運送至烏克蘭。

烏克蘭感謝但坦言遠不足夠

對於川普重新啟動軍援,烏克蘭政府表示感激,但同時也指出援助規模實在太小。烏克蘭國防部聲明指出,目前尚未收到美方正式政策變更通知,並強調「穩定性、持續性與可預測性」對於烏克蘭防衛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防空系統的支援。烏克蘭戰略產業部顧問薩克(Yuriy Sak)坦言:「今天給10枚,也許明天變20枚,這是好事,但還遠遠不足以保護我們的城市。」

目前烏克蘭擁有8套愛國者防空系統,每套造價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0億元),而美方提供的這10枚飛彈,只足以應對一場規模龐大的夜間空襲。事實上,就在3日晚間,俄軍對基輔展開長達7小時的空襲,發射超過550架無人機與彈道飛彈,造成當地嚴重損毀。

川普最近對普丁的態度很不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最近對普丁的態度很不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態度轉向 考慮制裁俄國 

除軍援外,川普也罕見對國會正在推動的一項對俄羅斯新制裁法案表達「高度興趣」。這項法案主張對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徵收高關稅,並對協助俄羅斯能源生產的外國企業祭出次級制裁。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透露,許多參議員都對此法案表達關注,可能很快就會進入表決程序,「我們這周會有更多說明」。川普則說:「我正在觀察。這完全取決於我,通過或終止,都在我決定之中。」

據白宮內部人士透露,川普先前曾私下批評該法案「太嚴厲」,也質疑制裁是否真能嚇阻普丁;不過如今的轉變,可能是川普想要增加與普丁談判的籌碼。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在兩周前私下告知北約盟國,等到川普的《大而美法案》通過後,參議院就會處理該制裁案,而該法案也已於4日獲川普簽署生效。

俄烏局勢仍未降溫

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克里姆林宮明顯加大對烏克蘭的攻擊。日前俄軍無人機空襲哈爾科夫(Kharkiv)與札波羅熱(Zaporizhzhia),造成1死逾60傷。基輔上週也遭到襲擊,碎片擊中學校、車輛起火,建築物窗戶與陽台受損。

為改善與川普的關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期動作頻頻,不僅同意美方提出的30天停火提案,還簽署協議開放美國投資者進入烏國礦產市場,並公開稱讚川普的領導力。

然而,外界仍不確定這些動作是否足以扭轉川普對俄羅斯傾斜的態勢。因為普丁持續拒絕停火,堅持基輔必須投降。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二(8日)表示,目前美國軍援內容仍有「很多矛盾資訊」,俄方需要時間「釐清」,他還指控歐洲「正持續向烏克蘭傾倒武器」。

德國角色與烏重建國際會議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日前表示有意從美國購買愛國者飛彈轉交烏克蘭。不過,據美國媒體Axios報導,川普建議梅爾茨直接把德國自己的防空系統拿出來,還提議美歐可共同分擔費用。

當地時間9日,澤倫斯基將赴義大利羅馬參加一場以烏克蘭戰後重建為主題的國際援助高峰會。烏國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也將與川普的烏克蘭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會談,討論美方軍援恢復後的下一步合作。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推薦專題

【立院榮譽顧問EP.120】投票沒用論?呱吉和3Q的大罷免大討論!國民黨超爛…但我該去罷免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