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小心大腸癌。大腸癌位居十大癌症發生數第2名、年奪7000條人命,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有助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死亡率。國健署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至今已破百萬人接受篩檢,較去年同期增26.24%、女多於男。
依據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及死因統計顯示,111年大腸癌發生病例計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113年大腸癌死亡人數計7千人,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
由於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補助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根據國健署癌症篩檢的分析顯示,114年截至7月2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7萬人,較去(113)年同期82.2萬人提升26.24%;其中,女性篩檢人數高於男性,男性篩檢人數為40.2萬人,女性為63.5萬人,國健署特別提醒男性民眾,努力工作打拼之餘,也請多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是守護健康的最佳方式。
國健署提醒民眾,若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異常時勿驚慌,應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發現息肉,經切除可有效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掌握治療黃金期,而早期大腸癌經過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務必重視定期篩檢,關心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