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陳慈鈴報導

▲羅明才(持鈔者)在立法院手持千元鈔票,被指宛如散財童子。(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立法院會11日在藍白聯手下,最終以60比44票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經費加碼至5400億元,確定納入國民黨黨團版再修正動議的「普發現金1萬元」。對此,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林健正今(12)日直言,普發現金如散財童子,並點出2300億元的真實代價。
林健正表示,普發現金的法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實在令人想不通每一位國民普發1萬元的決策的正當性及合理性何在。憲法第 70 條規定,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由立法院提出普發現的法案顯然違反憲法的規定,同時也破壞國家的財政紀律。
林健正說,國人看到這樣的場景,有一位立委在國會殿堂,手持十張千元大票,高舉手臂橫空飛揚,酷似一位散財童子,令人為這樣的舉止及結果感到悲哀。
林健正指出,如今這個天文數字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已成為法律條文的真實數字。理性的選民必須看穿政治算計的包裝,思考這2300億元背後的真實代價。理性的選民應該仔細思考:普發現金的後果究竟如何?國庫流失2300億元究竟是什麼概念?這個數字遠超過我們想像。
林健正以台中捷運為例,已通車的綠線建設總經費為593億元,而即將動工的藍線總經費則高達1615億元。台南捷運藍線一期的建設經費約為393億元,高雄捷運當年的總經費則是1814億元。
林健正說明,換句話說,2300億元幾乎可以建造一個半的高雄捷運系統,或者是四個台中捷運綠線,又或者是近六個台南捷運藍線一期,當然更可以用來建置新竹地區的捷運網。更重要的是,理性選民會質疑政治動機。這真的是為了人民福利,還是為了政治鬥爭?時機選擇是否別有用心?
對於普發現金可能衍生的後果,林健正憂心地表示,「他們可曾思考普發現金的長期影響,財政紀律會不會崩壞?未來政府還有餘力推動重大建設嗎?這會不會成為惡性競爭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