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他的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 醫警告:忽略這1關鍵變癌末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基隆報導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圖中白點就是腦瘤。(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圖中白點就是腦瘤。(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長庚醫院傳出一名患有「刁鑽兇殘的癌中之王」小細胞癌的末期病人,因為轉移到腦部,腦中腫瘤一次將近10顆,核磁共振影片看起來像是「滿天星」。腫瘤科醫師張悅詩表示,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較具侵襲性的肺癌類型,病程進展迅速,轉移能力強。早期的肺癌多不明顯,症狀常與普通呼吸道疾病相似,病人不會有病識感,很容易被忽略,一有症狀就是癌末。但是有一個關鍵,突然暴瘦,體重急降,趕緊就醫就對了。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圖中白點就是腦瘤。(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圖中白點就是腦瘤。(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小細胞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核磁共振顯示大腦一次竟至少有10顆腫瘤

根據醫院資料顯示,這名患者年紀超過60歲,菸齡將近50年,平時有酗酒習慣,3年前突然暴瘦時,一開始以為減肥成功,但沒有進行減肥,初期症狀跟一般普通呼吸道疾病相似,持續性咳嗽、胸痛或胸口不適。患者不以為意,等到出現走路不穩、失去平衡、騎機車莫名摔倒,經緊急送醫,一查才發現,竟然是肺癌末期,還是有「肺癌中的魔王」或「刁鑽兇殘的癌中之王」之稱的小細胞癌。

小細胞癌是一種高惡性度的肺癌 以快速生長、極易轉移、難以根治聞名

基隆長庚醫院腫瘤科張悅詩醫師表示,肺癌是全球致死率較高的癌症之一。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吸煙,長期吸煙者的罹患風險明顯高於非吸煙者。除了主動吸煙外,被動吸煙或經常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也會大幅增加罹患肺癌的可能性。此外,某些職業中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如石棉、煤灰和鉛等)亦與肺癌有關。空氣污染則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長期暴露於污染環境同樣增加患癌風險。

不僅如此,基因遺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感染史等也會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曾接受放射線治療者,由於輻射暴露,罹患肺癌的風險也相對較高。

早期的肺癌多不明顯  症狀常與普通呼吸道疾病相似

張悅詩醫師分析,早期的肺癌多不明顯,症狀常與普通呼吸道疾病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常見的初期徵兆包括:

1.持續性咳嗽。

2.胸痛或胸口不適。

3.嚴重時可能出現咯血或血絲痰。

4.呼吸困難與氣促則是較明顯的警示。

5.如果暴瘦,伴有體重急劇下降、乏力、聲音變粗或喉嚨不適等,也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預防肺癌的最有效方式是戒煙,遠離二手煙。如果能成功戒除吸煙,患病風險會大幅降低。對於具有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建議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查,以早期發現潛在的病變,提升治療的成功率。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圖中白點就是腦瘤。(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圖中白點就是腦瘤。(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小細胞肺癌(SCLC)是具侵襲性的肺癌類型 分「限期、廣泛期」兩類

張悅詩醫師解釋,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較具侵襲性的肺癌類型,病程進展迅速,轉移能力強。臨床上,根據病灶範圍分為“有限期”和“廣泛期”兩類。初診時,約有10%的患者已經出現腦轉移。隨著疾病進展,腦轉移的發生率逐漸升高,對預後影響亦非常巨大。

如果沒有接受治療,腦轉移可在幾個月內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即使接受放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或手術,存活時間多在數個月至一年左右。預後狀況受到腦轉移數量、大小、是否伴隨其他轉移、整體身體狀況和治療反應等多重因素影響。

肺癌晚期(第四期)的治療則重點放在延長生命、緩解症狀與提升生活品質。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系統性化療、免疫療法(如PD-1或PD-L1抑制劑)、標靶藥物(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治療)以及支持性照護。

肺癌轉移到腦症狀包括:平衡障礙、視覺或感覺異常

張悅詩醫師進一步解釋,在腦轉移的患者中,症狀可能包括平衡障礙、行走困難,甚至視覺或感覺異常,這是由於腫瘤影響到不同的腦區。

此外,手術和放療也可能引起副作用,如放療後的腦水腫會造成頭痛、噁心、暈眩和平衡失調,部分患者在治療後短暫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化療和免疫治療則可能導致疲憊、噁心、免疫抑制和感染風險升高。醫療團隊會根據患者狀況,使用類固醇、抗癲癇藥等措施來控制腦部腫脹及其他相關症狀,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翻攝自pixabay網站)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翻攝自pixabay網站)

祝你健康提醒:

一、「小細胞癌」主要危險因子

1.吸菸(最關鍵): 超過 95% 小細胞癌患者有吸菸史,長期吸菸者風險大增。特別是每天吸 >20 支、吸菸年齡早者更危險。

2.二手菸暴露:長期暴露於家人或職場的菸害,也會提高風險。

3.空氣污染與PM2.5 含有致癌物質如苯並芘、重金屬,可深達肺泡造成細胞病變。

4.職業暴露 接觸石棉、氡氣、煤焦油、鉻、砷等化學物質的工作者風險升高。

5.放射線暴露 接受過胸部放射治療者,罹患小細胞癌機率較高。

6.家族病史 雖較少見,但若有肺癌家族史,也可能增加風險。

7.免疫力低下 免疫系統異常者,無法有效清除突變細胞,癌症風險上升。

二、「小細胞癌」初期症狀有哪些?

小細胞癌初期症狀隱匿、不易察覺,常常被誤認為感冒或慢性支氣管炎,導致延誤診斷。常見症狀如下:

1.持續咳嗽(乾咳或痰中帶血) 最常見,但常被忽視。

2.胸痛 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時出現,可能表示胸膜侵犯。

3.呼吸困難、喘氣 腫瘤壓迫氣管、支氣管或肺部積水所致。

4.聲音沙啞 癌細胞壓迫迷走神經造成。

5.反覆肺炎、氣喘惡化 因腫瘤堵塞氣道,細菌容易感染。

6.疲倦無力、食慾不振 癌症體質導致全身性虛弱症狀。

7.突發體重減輕(暴瘦) 非正常減重(>6公斤/3個月),是癌症警訊之一。

三、為什麼「小細胞癌」被稱為最刁鑽兇殘的肺癌?

1. 增生快、分裂快:

o 癌細胞幾乎每 24–72 小時就能完成一次分裂。

o 腫瘤體積迅速擴大,極短時間內造成嚴重損害。

2. 極高的轉移性:

o 初期常常已經有遠端轉移,導致無法手術。

o 常轉移到腦、肝、骨頭、腎上腺,也可轉至淋巴或其他肺葉。

3. 診斷時多為晚期(廣泛期):

o 約70%–80%病患被診斷時已屬廣泛期(已擴散)。

o 錯失根治機會,治療多為化療、放療為主。

4. 抗藥性強,復發率高:

o 即使初期對化療反應佳,但極易復發且預後不佳。

o 常在幾個月內快速復發、轉移加劇。

四、為什麼「小細胞癌」那麼容易轉移?

因為小細胞癌本身具備:

1.高血管密度:使得癌細胞更容易進入血液循環。

2.細胞間黏著力弱:容易脫落進入血流或淋巴系統。

3.具有神經內分泌特性:**促使癌細胞分泌生長因子,加速周邊侵犯與遠端播散。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經家屬同意、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翻攝自pixabay網站)

▲基隆一名肺癌癌末患者,肺癌轉移到腦變「滿天星」至少有10顆腫瘤。醫師警告:忽略1關鍵-暴瘦,小心一有症狀就是癌症末期。(圖/翻攝自pixabay網站)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50716】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