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吳宜亭/台北報導

▲全球性的「星桂冠獎」創辦人林暉博士(左)與聲樂家張振文(右)。(圖/林暉博士提供)
今年7月28日是關聖帝君一千八百六十六年的聖誕,一場匯聚宗教信仰、音樂藝術與文化記憶的典禮,在彰化八卦山正式展開。這不僅是一年一度的「八卦山大佛關公文化節」,更是一場跨越千秋、對忠義精神的現代詮釋。
在眾多儀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首全新創作的《關聖帝君頌》。它不只是一首歌,而是一場忠義千秋精神的獻禮。由文化藝術工作者、全球「星桂冠獎」創辦人林暉博士的傾心創作,這首歌因長期受關聖帝君感召、詞曲誕生,到書法落筆,每一環節都滲透著對千年信仰的致敬與當代精神的回應。
林暉博士表示,1866年以來,朝代更替,不變的是人們用香火、用戲曲、用木刻的刀痕去貼近祂。而如今,還有人用音樂與書法,將忠義信仰傳承給下個世代。「透過藝術與儀式的結合,不僅凝聚信眾,更重新賦予信仰一種新世代文化價值。不喧嘩,但滲得進去。」
「這是一種像神明在耳邊低語般的啟發。」林博士回憶創作靈感時說道。「去年同樣一個場合,在籌備聖誕祝壽時,那份長年對關公的敬仰突然湧現,旋律與詞句不假思索就流洩而出。去年我是用朗誦,今年則把這首歌完整做出來。」他親自作詞並全程監製音樂製作,更邀請「美聲暖男」張振文獻聲主唱。為這首頌歌注入溫厚而深沈的情感,當充滿正氣的旋律在中庭迴盪,讓現場信眾為之動容。
此外,林暉博士更以親筆書法形式,將忠義千秋精神化為藝術作品,敬獻八卦山大佛—象徵虔誠與文化融合的獻禮,彷彿讓這首新作,同時存在於音律與書法之中。「一千八百六十六年,是一個可以讓人重新凝視忠義精神的時刻,」他說,「特別找了漫畫家製作MV,希望這首作品能引發年輕世代的共鳴,讓關公的精神在時代更替中不斷延續。」
典禮現場莊嚴肅穆,來自政界、宗教界與文化界的貴賓齊聚,包括總統府資政張博雅、國防安全研究院詹守業上將與中華國際嘎檔巴佛教總會慧吉祥大活佛等,向關聖帝君獻上三獻香大禮,祈願風調雨順、正氣長存。
大佛寺關帝會主委張世良指出,關公精神已成為台灣民間信仰的精神資產,「透過藝術與儀式的結合,不僅凝聚信眾,更重新賦予信仰一種現代文化價值。」《關聖帝君頌》在當日嘉年華壓軸時段再度奏響,成為活動情感的最高峰,也為一千八百六十六年的聖誕祝壽,劃下意義深遠的文化註腳。
在八卦山,頌歌仍在山風中迴盪;關公的精神,穿越千秋,仍在人心中燃燒。這首歌不是寫來取悅信眾的,也不是為了紀念一場典禮。它更像是一個人對信仰、對時間、對文化遺產的傾聽與回應。
《關聖帝君頌》MV連結: 👉 https://youtu.be/YG8NcEo_Vw8?si=_vUFHCfi_SO56JHl

▲八卦山大佛關公文化節啟動儀式。右2為星桂冠獎創辦人林暉博士、右4為監察院前院長張博雅、右5為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圖/林暉博士提供)

▲全球星桂冠獎創辦人林暉博士(左5)與八卦山關帝會主委張世良(右5)等人合影。(圖/林暉博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