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泰國、柬埔寨交火,柬埔寨前總理洪森此刻搭機前往中國,時機敏感。(圖/維基百科、AI生成示意圖)
泰國與柬埔寨於邊界衝突升溫,武裝對峙升級為炮火交鋒。泰國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密塔(Phumtham Wechayachai)今天(25日)警告,戰事已進入「重型武器對抗」階段,恐演變為全面戰爭。衝突持續至第二天,造成至少16人喪生,數千人受傷與大量民眾逃難,撤離民眾高達逾13萬人。

▲柬埔寨軍方發射火箭砲攻擊泰國東北部四色菊府一座加油站,火勢迅速蔓延至一旁超商,造成至少7人死亡。(圖/翻攝自Khaosod)
炮火大戰持續擴散 災情嚴重堪比戰區
綜合外媒報導,從週四起,泰柬在爭議邊境地帶進行炮擊與火箭交火,涵蓋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素林府(Surin)及柬埔寨奥多棉吉省(Oddar Meanchey)的多處熱點,據報有12至14個衝突點。雙方軍力使用包括重砲、BM‑21火箭與F‑16戰機。泰國調出6架F‑16擊打柬埔寨軍事目標,惹怒柬指控泰「集束彈藥使用違法」。

▲泰柬炮戰釀至少14死!泰人碉堡上立「陰莖雕像」,要對抗柬埔寨黑魔法。(圖/翻攝泰國空軍)
死傷與撤離人數急升 台方傷者多為平民
截至第二日清晨,泰國官方確認死亡15人,其中14為平民(包括一名8歲兒童)、另1位傷重士兵,共46人受傷,15名士兵中彈。柬方則報告至少一名平民死亡,5人受傷,約1500戶家庭緊急疏散。
泰國官方估計已撤離超過130,000名平民,柬埔寨逾1,500個家庭流離失所,總撤離人數高達120,000至140,000人之間。

▲泰國柬埔寨邊境開戰,衝突地點在普烈維希耶神殿附近。(圖/翻攝自Google Earth)
歷史爭端延燒 百年邊界與普烈維希耶神殿爭議再浮現
這場危機根源可追溯至1904–07年法國殖民時期劃設的邊界線,尤其以普烈維希耶神殿(Preah Vihear temple)為中心的主權爭議。國際法院(ICJ)曾於1962及2013年裁定此神殿屬柬埔寨所有,但邊界一帶仍頻頻引發齟齬。
兩國間的外交氣氛因近期泰國總理電話外洩、柬埔寨軍隊與泰方衝突等事件惡化。泰國政府於23日召回大使,逐步中止與金邊外交往來。同日柬方也提出聯合國安理會干預申請,矛頭指向泰方侵略行為。

▲泰國與柬埔寨近日爆發武裝衝突交火,各國介入調停遭泰國拒絕。(圖/AI生成示意圖)
國際社會密切關注 多方呼籲停火
澳洲、歐盟、法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國迅速提出緊急關切,呼籲兩國即刻停火並保護平民安全。美國務院明確表達悲痛與嚴正立場,呼籲和平解決。馬來西亞總理安華 Ibrahim 更表示,歡迎雙方展現願意對話的態度。
但泰國外交部指出,拒絕除雙方對話機制外的任何第三方調停,堅持以雙邊協商為主解決方式。
危機未歇 民生與政治陰影加深
泰柬邊境衝突已成為十年來最嚴重的交火事件。雙方動武範圍廣、武器升級快,平民傷亡慘重、數十萬人被迫撤離,戰火陰影對整個區域穩定構成重大威脅。國際社會積極介入斡旋,然而雙方政治與歷史裂痕若無實質對話與制度安排,局勢難有緩解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