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越南曾是中國領土?南海主權爭議關鍵曝 秒懂兩國歷史糾葛!

大陸中心/程正邦報導

漢武帝時漢朝疆域面積達609萬平方公里,不僅越南,連朝鮮都是中國的。(圖/翻攝維基百科)

▲漢武帝時漢朝疆域面積達609萬平方公里,不僅越南,連朝鮮都是中國的。(圖/翻攝維基百科)

中越關係在當代雖時有摩擦,但其淵源可追溯至兩千年前。事實上,越南北部曾長期被中國歷代王朝統治,直到10世紀才正式脫離控制,建立獨立政權。歷史學者指出,中越千年糾葛深植於古代帝國擴張與地方反抗之間的張力,也影響今日兩國對南海與歷史定位的主張。

越南歷代疆域發展圖,其中橙色部份大約相當於吳朝的統轄範圍。(圖/翻攝維基百科)

▲越南歷代疆域發展圖,其中橙色部份大約相當於吳朝的統轄範圍。(圖/翻攝維基百科)

越南歷史上首次納入中國統治,始於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征服南越國,將今越南北部地區劃入漢帝國版圖,設立交趾、九真、日南等郡,納入郡縣制。此後直至10世紀,越南北部地區歷經東漢、三國、晉、南朝、隋、唐等多個中國王朝輪番統治,時間長達近千年。

漢朝對南方的擴張屬於帝國邊疆治理的一環,越南被視為南方蠻夷之地,需要教化與整合,這種觀念影響後世中國對越南的態度。

東湖畫《吳王權打賊漢》。(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東湖畫《吳王權打賊漢》。(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唐朝在越南地區設立「安南都護府」,派遣節度使駐守,象徵中央對該地的直接統治。然而當地居民多次反抗外來政權,其中以「梅叔鸞起義」、「黃巢之亂後的當地軍閥崛起」等事件為代表。

根據《新唐書》記載,唐末時期地方控制力下降,越南地方軍閥「吳權」乘勢崛起,於西元938年白藤江之戰擊敗南漢軍隊,自立為王,建立「吳朝」,自此越南正式脫離中國統治。

吳權是越南吳朝的開創者,被稱為前吳王,亦被稱為吳先主,出身於唐末五代時期交趾地方豪族世家,原為該地自主政權統治者楊廷藝牙將。(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吳權是越南吳朝的開創者,被稱為前吳王,亦被稱為吳先主,出身於唐末五代時期交趾地方豪族世家,原為該地自主政權統治者楊廷藝牙將。(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越南獨立後,雖擺脫中國直接統治,但為了維持政權合法性與外交穩定,歷代越南王朝仍接受中國冊封,成為名義上的藩屬國。例如李朝、陳朝、黎朝與阮朝均派使節前往中國朝貢,接受皇帝封號,這種「宗藩體制」維持至清朝末期。這種外交模式一方面確保越南在中國支持下穩定政局,一方面也突顯中國王朝對周邊國家的「天朝觀」與文化優越感。

清朝末年(約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中越關係正處於重大轉折的歷史關鍵期。越南雖名義上仍為清朝的藩屬國,但在法國殖民勢力快速擴張下,中國與越南的宗藩關係逐漸瓦解,最終導致「中法戰爭」爆發,清朝正式失去對越南的宗主地位。

越南末代傀儡皇帝親政後視察各地,法國殖民者全程監控。(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越南末代傀儡皇帝親政後視察各地,法國殖民者全程監控。(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近年來,中越兩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多次爆發外交衝突。專家指出,歷史上的統治與冊封關係,成為部分中國民間主張南海主權的歷史依據之一,但越南則堅決否認過去的附屬地位等於現代的主權從屬。

1974年,中國與越南共和國發生西沙海戰,中方取勝後占領西沙群島所有島礁至今。北越政府曾承認中國對於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但1975年越南統一後,不再承認中國對於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尤其是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於80年代與中國爆發了數次衝突,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即1988年赤瓜礁海戰。

周邊各國對於南中國海主權的宣稱,可見中越兩國的宣稱高度重合。(圖/翻攝維基百科)

▲周邊各國對於南中國海主權的宣稱,可見中越兩國的宣稱高度重合。(圖/翻攝維基百科)

中越關係正常化後雖不再有武裝衝突,但島礁主權爭議仍然存在至今,也發生過一些民用船隻對峙的事件與其他海事糾紛。越南如今強調自己的民族獨立傳統與抗中歷史,而中國則強調歷史連續性與文化圈的影響力,雙方對歷史的解讀截然不同,成為外交上的潛在矛盾,讓南海主權爭議始終懸而未解。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大罷免看三立 #直播中LIVE】726大罷免!全台選區投票所最新直擊
大數據推薦
【#大罷免看三立 #直播中LIVE】726大罷免投開票 三立新聞網全紀錄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