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左)對南韓虎視眈眈。(圖/翻攝自朝中社)
少子化衝擊軍隊規模 2040年恐難維持30萬兵力
南韓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兵源危機。隨著出生率不斷下滑、人口快速老化,軍隊規模面臨萎縮危機。陸軍未來創新研究中心博士金正赫(김정혁,Kim Jeong-hyeok)等人27日於《國防政策研究》夏季刊發表最新論文警告,南韓若欲有效防禦北韓的軍事威脅,至少需維持50萬名常備兵力,否則恐難抵禦敵軍突襲。
根據《韓聯社》報導,這篇名為《韓國軍隊常備兵役適當規模研究》的論文,援引美軍「最小計畫比例(Minimum Planning Ratio)」理論指出,在攻勢作戰中,軍隊需具備3比1優勢才能確保勝算,防禦時即使處於1比3的劣勢,也有機會撐過第一波衝擊。

▲2025年4月底,北韓最新驅逐艦「崔賢號」(Choe Hyon)連續2天進行武器測試。金正恩稱該艘軍艦是北韓海軍新形象的象徵,並下令配備核武。(圖/翻攝自朝中社)
南北韓兵力懸殊 質量優勢難彌補數量差距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北韓現役軍力達128萬人,而南韓僅有50萬人,雙方整體兵力比例為2.6比1,若聚焦於陸軍規模,更是高達3比1。金正赫警告,這僅是維持最低防禦門檻,若南韓人口趨勢持續惡化,預估2040年僅剩14萬名20歲男性,恐將連維持30萬常備軍力都困難。
他強調,雖然南韓擁有精良裝備與高素質兵員,但「質的優勢」難以徹底克服「量的劣勢」,尤其在戰爭爆發初期,美軍尚未完成增援前,南韓軍隊恐陷入戰力空窗期。

▲美推未來軍裝,南韓軍隊走科技戰路線。(資料照)
俄烏戰爭成警訊 投入兵力不足導致戰局不利
論文特別引用俄烏戰爭為例,俄軍雖總兵力為烏軍的4倍,但初期地面投入僅達1比1.3,導致戰局遲遲無法掌握主導權,顯示若未滿足戰時規模需求,再強的軍隊也難保勝局。這也成為南韓學界警告政府的關鍵依據。

▲駐韓美軍特戰司令部與韓軍特戰隊員在群山基地實施聯合演訓。(圖/取自DVIDS網頁dvidshub.net)
應對兵力短缺 建議混合役制並引進民力支援
面對人口急劇萎縮的趨勢,研究團隊建議政府積極研議以下對策:延長義務役役期、強化募兵制與徵兵制混用、開放更多軍需與行政單位引入文職人員,並與民間資源合作成立支援系統。此舉可在不壓縮現役人數的前提下,靈活應對多元作戰場景。
事實上,南韓國防部在2025至2029年中期軍事改革藍圖中,已明確提出維持50萬兵力上限的規劃,並朝向「科技導向」發展。未來不僅將士兵訓練轉向人工智慧、太空與電磁作戰等新領域,也將調整軍官與文職人力比例,以打造「高效率、靈活應變」的新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