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已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骨本流失也逐步成為中高齡族群的隱形危機。根據調查,65歲以上的長者,每三人就有一人骨密度不足。然而,長期以來外界普遍認為「缺鈣」是骨本流失的主因,但最新研究卻指出,真正的關鍵其實在於細胞能量不足。
有民眾表示,雖然長年補鈣、喝牛奶,甚至平時也都有運動習慣,但到醫院檢查後,仍被診斷出骨密度不足。醫師提醒他,問題不在於鈣的攝取量,而是細胞沒有足夠的「能量」將鈣質轉化為骨骼。
醫學博士馬瑞彣解釋,骨細胞的能量來源來自「粒線體」,當這個「能量工廠」衰退,就算攝取足夠鈣質,依舊無法形成骨骼。最新獨家技術「MPE-311」,已能透過「吃的粒線體」概念,幫助人體重新啟動能量吸收,突破過去僅靠補鈣的侷限。
醫學博士馬瑞彣表示,最新獨家技術「MPE-311」,可透過吃的粒線體,幫助人體重新啟動能量吸收(擷自三立新聞網YT)馬瑞彣進一步說明,鹿茸多肽中的關鍵活性成分「Act.A」,其活性比一般鹿茸高出1400倍,能促進骨細胞再生與修復。經過長年的研究與國際文獻證實,並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的「靈活粒現」,正是以雙關鍵配方為核心,被視為中高齡族群「骨本守護」與「活力提升」的關鍵因子。
鹿茸多肽中的關鍵活性成分「Act.A」,活性比一般鹿茸高出1400倍。(擷自三立新聞網YT)不少民眾在使用後回饋,行走與上下樓梯變得輕鬆,腿部酸痛感減輕,整體活動力有所提升。專家提醒,預防骨鬆不該僅侷限於補鈣,而應從「能量修復」與「結構強化」雙管齊下。
專家提醒預防骨鬆不該僅侷限於補鈣,應從「能量修復」與「結構強化」雙管齊下。(擷自三立新聞網YT)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持續進步,「靈活粒現」也成為樂齡族守護骨本的新選擇,為中高齡健康帶來更多希望。
了解更多:https://amabios.tw/cyo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