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中國面對生育率持續低迷,首次透過補貼政策刺激生育意願,許多省份也加碼推出育兒津貼。智庫分析指出,中國是全球生育成本最高國家之一,撫養一名子女至成年平均成本高達7萬5700美元(約225萬元台幣)。隨著人口紅利加速消退,雖然官方堅稱人口紅利仍存在,但北京正加緊腳步試圖逆轉這場人口危機的措施,也印證了他們的擔憂。
大撒幣只為求生育率
根據英國BBC報導,中國政府將提供3歲以下的幼童,每人每年3600元人民幣(約1萬6400元台幣),每個幼童的父母最高將收到1萬800元人民幣(約5萬元台幣)的補助,這是中國首次透過補貼政策,刺激生育率。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出生的小孩,也可以申請補助。
為了鼓勵生育多一點子女,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針對生育至少三名子女的家庭,提供每胎最多10萬人民幣(約45萬元台幣)的補助;瀋陽市也補助當地有第3個3歲以下的家庭,提供每月500人民幣(約2280元台幣)。
為什麼大家不生?
據中國智庫「育媧人口研究所」的分析,中國是全球生育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扶養一個小孩從0歲到17歲的成本約為7萬5700美元(約225萬台幣)。為了消除疑慮,北京當局積極敦促地方政府起草「免費學前教育」的相關計畫。

▲北京當局敦促地方政府起草免費學前教育相關計畫。(示意圖/PIXABAY)
人口紅利急速消失
BBC報導,數據顯示中國人口總數到了2024年,已經是連續三年成下降趨勢。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2024年中國的出生人口為954萬人,雖然相較去年有增加,但總數仍是減少。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又稱「一孩政策」,規定每戶家庭只能生遇一名兒女,這項規定直到2013年才放寬,規定若夫婦其中一方為獨生子,就可以生育兩名子女,但要求中間需間隔四年;2015年中國宣布取消一孩政策,實行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走入歷史。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2023年人口數被印度超越,但仍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中國經濟起飛初期以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快速崛起,但近年人口負成長、老化,都讓中國的人口紅利快速流失。

▲中國國務院期盼刺激養老相關事業的發展,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動力。(圖/資料照)
中國否認紅利流失
即使人口負成長是不爭的事實,中國仍堅持還保有人口紅利,《人民日報》一篇報導稱,人口紅利不能只看「量」,也要看看「質」。文中提到中國國民教育水準、素質都有提高,因此紅利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還打開了增長空間,幫助中國推動創新。
報導中更稱「老化」並非「富」的障礙,反而是巨大的潛在市場,增進經濟成長、社會發展的動力。中國國務院還發行《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供一系列的養老服務,期盼刺激養老相關事業的發展。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