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比睡太少致命!研究揭「1睡眠習慣」很傷身 恐釀帕金森氏症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認知與情緒,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睡眠不規律」則會導致生理時鐘混亂,提高罹患帕金森氏症、肝纖維化等疾病風險。(圖/PIXABAY)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認知與情緒,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睡眠不規律」則會導致生理時鐘混亂,提高罹患帕金森氏症、肝纖維化等疾病風險。(圖/PIXABAY)

不是睡不飽才傷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長期睡眠不足像慢性毒藥,會影響認知與情緒,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代謝功能失調,但「睡眠不規律」同樣傷害健康,就算睡得久也一樣,導致生理時鐘混亂,提高罹患帕金森氏症、肝纖維化等疾病風險。

少睡像慢性毒藥,恐釀心血管疾病、代謝功能失調

黃軒在社群平台表示,別以為睡得夠久就是對身體有益,研究發現,「睡得少」與 「睡得亂」都暗藏健康危機。「少睡」指的是長期睡眠不足,就像慢性毒藥,可能影響認知與情緒,導致記憶力下降、專注力不集中,情緒甚至會變得暴躁、易怒。

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再來是代謝功能失調,尤其是與食慾和代謝有關的瘦素(Leptin)和飢餓素(Ghrelin),使人更容易感到飢餓,導致體重增加,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睡得亂比少睡更傷身!害人身體慢性發炎

「睡得亂」則是作息不規律,例如週末熬夜、平日早起,頻繁變動的睡眠節奏,對身體的傷害可能比少睡更深遠。進而導致「生理時鐘大混亂」,影響體內所有細胞與器官的正常運作,不只使人感覺疲憊,還會導致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等功能紊亂。

最新研究也顯示,睡眠節奏紊亂與多達172種疾病有關聯。尤其是帕金森氏症、肝纖維化和急性腎衰竭等疾病,都與不規律的作息有著顯著關聯性。亂睡也是發炎反應的催化劑,不規律的睡眠會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慢性發炎會悄悄地傷害器官,成為許多慢性病的根源。

別只顧睡眠時間長短,作息規律更重要

黃軒提醒,「少睡」與「亂睡」 對身體的影響不同,但都同樣致命。少睡會給身體造成短期且累積的壓力,亂睡則是破壞身體的運作系統。平時除了關注每天睡了幾小時,更重要的是,能否維持穩定、規律的作息,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假日也不要變動太大。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