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65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有聽力損失,建議尋求專業聽力評估。(圖/科林集團提供)
聽不到聲音險釀火災?不可輕忽沈默殺手「聽損」。根據統計,65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有聽力損失。專家表示,曾有長輩因聽不到水壺燒開聲音、差點引發火災,或是家中電視音量越開越大聲;其實他們不是選擇聽不到,而是隨著年紀增長,產生退化性聽力損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統計,65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有聽力損失,聽力損失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功能退化問題,聽力受損會產生溝通困難,更傾向於避免社交、減少與外界互動,不但產生孤立感,大腦也會缺乏刺激,增加認知功能的衰退,因此聽力損失是失智症的重要可變因子之一。JAMA Neurology期刊則指出,重度聽力損失者,其失智症風險增加約4.94倍,不可不慎。
資深聽力師蔡鋕鑫指出,聽損不僅會讓長輩因聽不清楚家人朋友的交談而產生嫌隙、影響人際社交互動,降低生活品質,更與失智症風險息息相關。建議可嘗試「搓手聽篩法」或對環境聲音的感知等各種簡易的生活檢測,來關心長輩聽力是否有聽損的徵兆。
他說,搓手聽篩法是簡易的初步聽力篩檢方式,透過是否能聽到搓揉手指發出的微弱聲音,即可粗略評估一個人的高頻聽力狀況。除此之外生活中也有許多方式可以得知聽力是否有受損情況。
•日常對話:電視是否越開越大聲讓旁人覺得太吵?是否經常要求別人重複說話或聽不清楚電話中對話?是否對於在嘈雜環境中聽懂對話感到困難?
• 環境聲音:是否常聽不到門鈴、水壺燒開、馬路上車輛聲音?
蔡鋕鑫說,聽損雖不可逆,但只要及早進行聽力評估,配戴聽覺輔具,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經由上述測試,如發現家中長輩有聽力健康疑慮,建議尋求專業聽力評估。

▲生態廚師為《尋潮・拾潮》展導覽解說。(圖/華科好樣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另,同樣關注國人聽力健康的華科好樣文化藝術基金會,也關注國人「食」的健康。其長期支持的「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日前協力策劃《尋潮・拾潮》彰化潮間帶永續飲食特展,於台北松山火車站3樓蔦屋書店完美呈現。現場由30位生態廚師,合力設計海茄苳巧克力、海茄苳冰淇淋、芳苑花生黑豚咖哩、海洋與風琥珀糖等43道料理,用食物訴說彰化芳苑潮間帶的美麗與哀愁,並希望政府儘速將此地劃定為國家級濕地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