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川普會普丁無突破 美媒估俄烏戰爭有2種可能結局

美俄峰會落幕,烏克蘭恢復和平仍遙遙無期,但美媒評估俄烏戰爭2種最可能結局正逐漸浮現,其一是烏克蘭割地但保住主權,其二為烏國割地又失去主權,重新落入俄國勢力範圍。

川普(Donald Trump)15日在阿拉斯加州的峰會上接待普丁。(圖/翻攝自X平台 @Kahlissee)
川普(Donald Trump)15日在阿拉斯加州的峰會上接待普丁。(圖/翻攝自X平台 @Kahlissee)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5日在阿拉斯加州的峰會上熱情接待基輔當局宿敵、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

這場會談未促成停火協議,川普指出,現在他希望達成全面的和平協議,並稱基輔當局應該接受,因為「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他們不是」。

這番直白的語調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陷入危險境地,他明天將飛往華府,捍衛基輔利益。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分析,鑒於俄羅斯徹底征服基輔的可能性已經遙不可及,烏克蘭全面逐出俄軍的希望也日漸渺茫,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戰爭可能出現以下2種結局。

● 烏克蘭割地但獲得安全保障

烏克蘭領導階層已悄悄接受其軍力不足以收復所有失土的事實。烏國及歐洲國家雖然聲稱永遠不會在法理上承認俄羅斯占據的領土,但他們也示意,願意容忍失土實際上遭俄國控制的現實。

對於烏克蘭及其歐洲支持者來說,最佳狀況可能是將俄羅斯限制在俄軍已占領的範圍內,相當於烏國領土的1/5左右。但最大的問題是其餘80%烏克蘭領土會發生什麼事。

烏克蘭及歐洲盟邦希望結合強大的烏軍防禦及西方安全援助,來保障剩餘領土未來的安全及主權。

英國和法國為首的「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希望派出部分自家軍隊到烏克蘭,以嚇阻俄羅斯未來再度進犯。

歐洲各國領袖希望美國加入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川普近幾天對此事也展現出開放態度。然而,美國可能扮演何種角色仍不明朗。

這種結果將類似1953年韓戰停戰,「朝鮮停戰協定」讓南北韓分裂至今,而韓國從當時起一直受到美軍保護。

但對普丁而言,韓戰式的結果無異於歷史性失敗。他將永遠無法拿下烏克蘭大部分領土,眼睜睜看著西方軍隊保護這個他堅稱是俄羅斯兄弟之邦的國家。

普丁若做出讓步,有可能是他擔心戰爭會對俄國內部穩定造成難以承受的政經風險,又或許是俄國無力應對美國主導的擴大制裁,但大多數觀察家認為,幾乎沒有理由相信這符合事實。

德國國際暨安全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俄羅斯經濟專家克魯格(Janis Kluge)表示:「俄國目前的看法是,這場戰爭無法持續下去,但烏克蘭更撐不住,等到經濟問題迫使戰爭結束時,烏克蘭已經先輸了。」

● 烏克蘭割地並從屬於俄國

從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提出的要求包括縮減烏軍規模、限制烏軍武器和西方供應軍備,以及改變烏克蘭政治體制,其中包括憲法、領導階層,乃至語言、歷史和民族認同政策。

烏克蘭面臨的最大危險不只是失去國內東部及南部,而是剩餘地區無力抵抗繼2014年和2022年之後的俄軍第3次入侵,這種威脅可能迫使烏克蘭順從俄羅斯的期望。

這種結果將使烏克蘭剩餘地區淪為俄羅斯保護國。對於一個原本渴望鞏固民主、融入歐洲和西方的國家來說,這無異於投降。

俄軍持續攻城掠地卻進展有限,但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削弱烏克蘭戰鬥意志。烏軍經過3年半的殘酷戰爭已疲憊不堪,兵力居於劣勢且對自家將領不滿,但他們仍在抵禦作戰。

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軍事專家考夫曼(Michael Kofman)說道,長遠來看,烏克蘭若不能解決兵源及部隊管理問題,雖然可能不會在戰場上被擊敗,但會愈來愈疲憊。

不過他也提到,烏克蘭已從這場戰爭證明自身的適應力和韌性。(譯者:楊昭彥/核稿:陳彥鈞)1140817

雙普會登場引起全球關注,俄羅斯總統普丁(左2)與美國總統川普(右2)各攜帶幕僚展開會談。(圖/翻攝自白宮臉書)
雙普會登場引起全球關注,俄羅斯總統普丁(左2)與美國總統川普(右2)各攜帶幕僚展開會談。(圖/翻攝自白宮臉書)
中央社
#普丁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