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川普(中)積極斡旋俄烏戰爭,左右圖為俄烏總統普丁和澤倫斯基。(圖/翻攝自克里姆林宮X平台、川普臉書、澤倫斯基X平台)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考慮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建議,邀請中國派遣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這項消息立即引發軒然大波,因為這將是美國總統首次在如此敏感的議題上,考量讓中國在歐洲戰區扮演軍事角色。然而,這項說法很快遭到川普政府高階官員的駁斥。
普丁提議,讓中國駐軍俄烏邊境擔任維和部隊。圖為習近平閱兵。(圖/翻攝自新華社)這位匿名官員在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強調,這項想法「從未被討論過」。他表示,川普總統及其國安團隊正持續與俄羅斯及烏克蘭官員積極接觸,推動雙邊會談以結束戰爭。至於任何有關中國維和部隊的討論,「公開談判這些議題,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斡旋之路充滿挑戰:從24小時和平到「複雜難駕馭」
自上任以來,川普一直將斡旋俄烏衝突視為其外交政策的重點。他多次強調自己的談判能力,並將他第一任期內促成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作為成功案例。川普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若他重返白宮,將在24小時內促成俄烏和平協議。
不過,據《新聞週刊》報導,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川普逐漸意識到這場戰爭比他預期的更加複雜且難以駕馭。即便如此,本月他仍成功讓普丁重回談判桌,在阿拉斯加舉行會面,試圖推動和平進程。
普丁(左)日前飛到拉斯維加斯和川普會面,討論俄烏停戰協議。(圖/翻攝自IG @russian_kremlin)維和部隊人選成焦點 烏克蘭堅拒中國,青睞土耳其
隨著俄烏和平談判露出曙光,一些潛在的協議條件也開始浮出水面。據《政客》(Politico)與《金融時報》報導,歐洲官員曾提議在俄烏邊境設立「中立區」,以隔離雙方軍事力量,而俄羅斯對此也正面回應。
然而,若要設立中立區,維和部隊的選擇便成為關鍵。報導指出,俄羅斯曾建議由中國來擔任維和任務,但這項提議立即遭到烏克蘭方面的斷然拒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近期再次強調,他不會接受任何涉及中國的提案。
歐洲領導人日前陪同澤倫斯基(中)前往華盛頓,與川普進行會談。(圖/翻攝自X平台 @WhiteHouse)澤倫斯基直言:「首先,中國並未在戰爭開打時幫助我們。其次,中國透過開放無人機市場來協助俄羅斯。」而且中國在克里米亞被佔領時也毫無作為,因此烏克蘭不需要「在真正需要幫助時不出面」的所謂保證人。
相較之下,烏克蘭對土耳其則展現出濃厚興趣。烏方表示,願意考慮讓土耳其部隊參與維和任務,而土耳其也曾表達希望在此次衝突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項意願也為未來維和部隊的組成提供了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