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後縱情聲色,最後害了自己。(圖/翻攝自百度百科)他等了38年,終於登上夢寐以求的皇位,卻只坐了一個月的龍椅。明光宗朱常洛,這位被冷落多年的太子,在登基後縱情聲色,一夜連幸數女,夜夜笙歌。就在寢宮傳出尖叫與混亂聲後,皇上駕崩。那一夜,從宮牆內傳出的,不只是慾望的餘音,更是大明朝走向崩塌的預兆。
38年太子煉獄:被遺忘的皇子
朱常洛的一生,從誕生起就註定坎坷。他是萬曆皇帝與宮女王氏的一夜風流後代。萬曆對這段情毫不在意,甚至稱他為「都人子」,意指宮人所生的孩子,語帶輕蔑。直到太后出面干預,王氏才被封為恭妃,朱常洛也得以留在宮中。但他的童年冷清孤寂,父親不愛、後宮敵視。
當萬曆最寵的鄭貴妃誕下朱常洵後,宮中氣氛急轉直下。萬曆寵鄭貴妃,也疼愛她的兒子,朝臣卻堅持按祖制立皇長子。於是,一場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爆發,滿朝文武與皇帝對峙,只為朱常洛的一個「太子」名分。
十五年之久,四任首輔相繼下台,朝堂風雲動盪,太子孤立無援。那時的朱常洛,只能在寒冷宮殿中凍得瑟瑟發抖,無人問津。
【母子斷魂】王恭妃臨終前摸著衣角說出遺言
當王恭妃病重時,母子被隔絕多年,朱常洛強行破門相見。王恭妃早已雙眼失明,只能摸著兒子的衣角,顫聲說出:「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這一句,成了朱常洛一生最深的傷。
他終於被冊立為太子,但這份榮耀,是血與淚換來的。宮中一切,看似安定,卻早已暗流洶湧。
【梃擊案震宮】鄭貴妃集團的最後反撲
萬曆晚年,太子之位雖確立,但鄭貴妃一派仍不甘心。就在某個黃昏,一名叫張差的樵夫闖入慈慶宮,手持棗木棍,直奔太子朱常洛而來。這場刺殺震動朝野。張差供出背後主使是鄭貴妃宮中的太監龐保、劉成。事件被稱為「梃擊案」,成為明末三大懸案之一。
最終,幕後黑手被秘密處死,案件草草結案。鄭貴妃勢力被削,朱常洛太子之位暫時穩固。但父子之間的嫌隙,從此再也無法彌合。
【一月皇帝】苦等38年,卻只坐一個月龍椅
萬曆駕崩,朱常洛終於如願登基,改元「泰昌」。登基之初,他精神奕奕,立刻展現改革魄力:廢除苛稅、撫恤邊軍、啟用忠良,朝野一片讚聲。然而,另一場宮廷陰影正悄悄逼近。
鄭貴妃深知「梃擊案」仍是她的危險導火線,決定以美人進貢以保平安。八名貌美如花、能歌善舞的女子被送入宮中。
【夜夜笙歌】新皇沉迷美色,體力耗盡
朱常洛壓抑太久,面對八名絕色佳人,徹底失控。史載「是夜,連幸數人,聖容頓減」,皇帝次日便面容憔悴。從那之後,他夜夜笙歌、日日縱慾。短短十天,他就病倒:發燒、腹痛、極度虛弱。禦醫無策,鄭貴妃宮中太監崔文升自薦開方,用下瀉藥,結果讓皇帝「一晝夜瀉幾十次」。此時的朱常洛幾乎只剩一口氣。
朱常洛壓抑太久,面對絕色佳人,徹底失控。(圖/翻攝自百度百科)【紅丸案爆發】兩顆紅色藥丸奪走皇命
就在此時,一名六品小官李可灼出面,自稱有紅色藥丸的「仙丹」能救駕。朱常洛病急亂投醫,命他進藥。服下第一丸,皇帝感覺「暖潤舒暢」,甚至能進食;服下第二丸後,竟安然入睡。眾人以為轉機來了。然而,翌日凌晨,乾清宮傳出驚叫聲-皇上駕崩。他登基僅三十日。
皇上服下紅色藥丸後,翌日駕崩。(圖/翻攝自百度百科)【紅丸真相】毒藥還是陰謀?
後人檢驗紅丸成分,發現其中含鉛、人乳、人尿與辰砂。鉛中毒可致死,而朱常洛本已虛弱,這顆「救命丹」更像催命符。更離奇的是,首輔方從哲在皇帝暴斃後立刻頒旨嘉獎李可灼,時機之巧令人起疑。朝野議論四起,有人說是醫療事故,也有人懷疑是宮廷連環謀殺。「獻美人耗體力、瀉藥削元氣、紅丸送命」,這樣的陰謀推測,雖無證據,卻在歷史中留下濃濃疑雲。
【歷史的殘酷】一代皇子,終成制度的犧牲品
朱常洛死後,其子朱由校繼位,沉迷木工,不理政務;魏忠賢專權、東林黨爭四起,大明王朝走向深淵。若朱常洛能多活幾年,是否能改寫命運?沒有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他苦熬38年,最終死於權力與慾望的交織。一夜的縱慾,換來一國的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