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三國3神人預言全命中!劉備死期、孔明命運、蜀漢滅亡皆被提前算出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三國能人異士眾多,曾有3位隱士,準確算出蜀國及諸葛亮的未來!(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三國能人異士眾多,曾有3位隱士,準確算出蜀國及諸葛亮的未來!(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動盪的三國時代,有人以刀劍開疆,也有人憑天機預測英雄命運。三位「三國神算」:司馬徽、張裕、劉寔,不僅預見了劉備、諸葛亮與蜀漢的結局,更以自身命運,證明了「天命難違」的殘酷真理。

【司馬徽預言蜀漢命運:「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西元208年,劉備三顧茅廬,終請出諸葛亮。當時曹操已定北方,孫權穩據江東,天下三分之勢逐漸明朗。
為求天下大計,劉備帶著《隆中對》去請教名士司馬徽。司馬徽看完後,沉吟許久,只留下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這句話似難以解釋,卻一語道破蜀漢的命運。司馬徽早已看出蜀地地勢險峻卻資源貧瘠,就算有諸葛亮這樣的奇才,也難敵曹魏雄厚的根基。多年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勞心竭力,終究病倒於五丈原。臨終前,他望著夜空,輕聲嘆道:「此去兇多吉少。」仿佛印證了司馬徽當年的預言。

司馬徽此後不問政事,終老襄陽。有人問他為何不隨劉備出山,他淡然笑道:「天命如此,我何必多言。」那份洞悉與淡泊,至死未改。

【張裕算出劉備死期:一語成讖,卻賠上一生】

西元214年,劉備攻下益州,意氣風發。正當群臣舉杯慶功之際,一位身著青褂的老者徐步進入,聲稱自己擅長「圖謔學」,願為主公占卜未來。此人名叫張裕。

眾人譏笑他癡人說夢,但張裕神色不改,直言:「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劉備聽後雖心生不安,仍未放在心上。幾年後,他執意發動漢中之戰、再起夷陵征伐。最終於西元222年慘敗於陸遜火攻之下,白帝城病逝。那一年,正是他得益州的第九年-寅卯之月。

劉備於西元222年慘敗於陸遜火攻之下,白帝城病逝。(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劉備於西元222年慘敗於陸遜火攻之下,白帝城病逝。(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傳言劉備聞此後震怒,下令逮捕張裕。臨刑前,張裕坦然道:「我言出必行,生死無悔。」斷頭台落下,他帶著對命運的從容離世。後人感歎:「張裕的一生,如那場宴會燈火,璀璨一瞬,卻照亮了天命的黑暗。」

【劉寔看破滅蜀之局:「破蜀必矣,而皆不還」】

時間推進至西元263年,蜀漢國運將盡。魏國派出鄧艾、鐘會伐蜀,眾謀士議論紛紛,唯有一位學者靜坐家中,冷靜地說出八字斷語:「破蜀必矣,而皆不還。」這人,就是漢室宗親劉寔(注音:ㄕˊ)。

當時眾人皆以為蜀地險固難攻,卻不料數月後,鄧艾奇襲陰平,鐘會正面攻成都,蜀漢最終滅亡。勝利的喜悅未維持多久,鐘會謀反、鄧艾被誅,兩人雙雙死於非命。劉寔的預言,一字不差。

劉寔不以自己神算而驕傲,只是淡淡一句:「天道輪迴,如此而已。」此後,劉寔閉門著書,不再談國事。九十歲壽終之時,仍手持筆卷,靜然安詳。

【結語:能算盡天命,卻改不了命運】

司馬徽明白天時不助,選擇退隱;張裕預見主公之劫,卻以命殉言;劉寔洞悉世局,反而避世明哲。這三位「三國神算」各自的命運,也成了對「天命」最深的註解。

歷史如潮,英雄如塵。有人能預見結局,卻無人能改寫宿命。或許,真正的智慧,不是預知未來,而是懂得何時該止步於人事之外。

#劉備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