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正式走馬上任,強調「經濟優先」將是未來施政核心,他進一步指出,中小企業與傳產是台灣經濟根基,未來將推出更多多元振興措施,協助產業在關稅與國際競爭壓力下找到出路。上任首日,龔明鑫隨即與七大工商團體座談,傾聽產業界對關稅與經濟挑戰的建言,承諾扮演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樑。(圖/記者師瑞德攝影)新官上任,協助台灣經濟度過關稅風暴沒有蜜月期。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9月1日於布達典禮致詞時強調,肩上的責任沉重,將全力落實總統政見中的「經濟優先」。他提出未來施政三大主軸:一是強化國家基礎建設,能源與治水都要持續加碼;二是多元振興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攜手共度關稅與轉型挑戰;三是推動高科技產業全球佈局,鎖定矽光子、量子計算、機器人等前瞻技術,讓台灣從研發到國際供應鏈維持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同時透露,經濟部將動員法人資源,投入無人機與軍工產業等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
龔明鑫在典禮上提及,他收到卓榮泰院長贈送的禮物,包裝紙上面寫著「經濟優先、任重道遠」。他笑稱,這既是禮物也是提醒,象徵必須肩負起推動台灣經濟的責任。他也特別感謝同仁支持,並呼籲跨部會合作更加緊密,希望能在困難時刻獲得資深政委以及國發會的即時協助。
新官上任,龔明鑫立刻展開「救火」行程。上午完成交接儀式後,他隨即投入產業第一線,下午便與工總、商總、工商協進會、中小企業協會等七大公協會座談,傾聽業界對當前經濟情勢與關稅衝擊的建言。他強調,經濟部將扮演政府與產業間的橋樑,從傾聽出發,凝聚共識,尋求解方。往後將更加積極、坦誠地與媒體多多交流,讓外界更加清楚部裡面的工作執行進度。
接下來的重點行程是南下直擊「四大慘業」。自9月2日起,龔明鑫將連續三天走訪台中、台南及高雄,與受美國對等關稅打擊最嚴重的機械、手工具機、水五金與塑膠產業座談,高雄之行還可能納入扣件業。他第一站鎖定機械產業,因中高階工具機(如大型龍門機、車銑複合機、精密零件)與日、德競爭國相比存在9%的關稅差距,出口競爭力恐被取代,加上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經營壓力雪上加霜。
行政院評估,工具機產業在關稅與匯率雙重夾擊下傷勢最重,其他產業雖受影響,但程度不同。手工具與水五金主要面臨越南競爭,短期壓力較輕;塑膠製品的中、墨對手反而稅率更高,台灣仍具一定優勢。龔明鑫此行的核心目標,是掌握第一線產業真實困境,並回到政府內部研議後續對策,爭取擴大救濟力道,協助業者在變局中找到生存空間。
龔明鑫表示,台灣若要成為「經濟日不落國」,面對國際新秩序挑戰,必須更快、更精準地佈局全球。他承諾,經濟部將帶頭協調各方資源,隨時補位支援談判與政策推動,與產業界並肩作戰,共同守住台灣的經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