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首日,就直面川普政府對等關稅衝擊,強調將以差異化策略協助各產業,讓台灣經濟在挑戰中找到新出路,面對美國關稅變數,龔明鑫指出台灣廠商不能一味悲觀,必須視產業特性調整策略,部分產業甚至可藉此機會轉向非美市場分散風險。(圖/記者師瑞德攝影)如何協助台灣產業因應川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衝擊,無疑是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上任後最迫切的挑戰。9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的他,在布達典禮及隨後受訪時,針對關稅、能源與核能等攸關台灣經濟穩定的議題,逐一提出看法與因應方向,顯示新官上任沒有蜜月期,必須立刻面對嚴峻課題。
談到關稅問題,龔明鑫坦言,這是一項極為複雜的挑戰,美國若提高關稅,不僅直接影響出口成本,更會改變全球訂單的流向與結構。以某些產業為例,即使在美國市場面臨較高關稅,但若競爭對手同樣受波及,台灣廠商仍可能維持競爭優勢,甚至可藉機轉向非美市場,分散風險。他強調,政府不能一概而論認定「關稅提高就無路可走」,而是要針對不同產業的狀況設計差異化策略,協助業者找到新出路。
為了掌握第一線實況,龔明鑫在1日下午立即與工總、商總、工商協進會、中小企業協會等七大公協會座談,傾聽企業界對當前經濟挑戰的意見。他並規劃自2日起連續三天南下中部與南部,深入了解機械、手工具機、水五金、塑膠等受關稅衝擊最嚴重的產業經營狀況,其中機械產業將是首要拜會對象。龔明鑫指出,中高階工具機與日德等主要競爭國相比,存在9%的關稅差距,若不及早因應,恐怕會被取代,加上新台幣近期快速升值,更讓業者雪上加霜。他強調,只有直接聆聽企業困境,才能提出更精準的因應對策,並凝聚更大的救濟力道。
外界關注龔明鑫是否會直接加入對美談判,他回應,目前經濟部在談判小組中屬於「資源性角色」,主要任務是整合產業意見,並提供專業與數據支援,協助談判團隊爭取最佳利益。前線談判仍由行政院長與總統指定的代表負責,他表示:「總之,術業有專攻,我們要把後勤資源準備好,讓談判能順利進行。」
龔明鑫感謝立法院日前通過有關政經特別條例,讓產業支持方案中編列的930億元特別預算能夠啟動。他指出,雖然特別預算尚未正式生效,但行政院已指示各部會「以緩濟急」,先行推動部分措施,協助受衝擊產業度過當前難關。他強調,這筆特別預算將成為後續政策的根基,必須盡快落實,讓業者感受到實質幫助。
除了關稅,能源議題同樣備受矚目。龔明鑫重申,穩定供電是經濟部與台電「責無旁貸」的責任,必須確保做到。他引述台電估算,至2032年不會出現缺電問題,但AI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將帶來更龐大的用電需求,因此必須及早布局,進行長期性規劃。他透露,經濟部已要求台電加強前瞻性準備,避免十年後再陷入供電焦慮。
針對核能議題,龔明鑫指出,目前政策仍以「核安、核廢、共識」為三大原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已指示公司展開自我安全檢查,確保核安是第一步。若檢查結果確認無虞,再進一步思考後續措施。他強調,任何核能相關政策,都必須先解決安全問題,才能推動下一步規劃。
談到美國232條款調查,龔明鑫表示,川普總統對相關議題已有經驗,政府將持續與科技業者討論,研擬更完善的因應措施,以降低潛在衝擊。至於近期社會關切的能源相關弊案,他則低調回應,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經濟部與台電會全力配合調查,確保一切透明。
最後,龔明鑫補充,本週四將召開部務會議,他希望能恢復與媒體的常態交流,「保持溝通,比事後解釋更重要。」他並再次感謝外界支持,強調經濟發展是台灣前進的基石,「我們責無旁貸,要一起為台灣打拚,創造更好的未來。」
新官上任即投入產業第一線,龔明鑫的發言與行程安排,展現出務實與緊迫感。面對川普對等關稅帶來的壓力,以及能源與產業升級的挑戰,他必須帶領經濟部在極短時間內交出解方,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考驗,更是整體政府能否穩住台灣經濟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