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王文承報導
「馬桶低頭族」罹患痔瘡的可能性,比不上廁所帶手機的人高出46%。 (示意圖/資料照)上廁所滑手機,竟可能把自己送進痔瘡的高風險群!衛報揭露最新醫學研究警告,「馬桶低頭族」罹患痔瘡的可能性,比不上廁所帶手機的人高出46%。專家直言,長時間滑TikTok或社群,肛門組織長時間承受壓力,將大幅增加血管腫脹的風險。
坐馬桶超過五分鐘 痔瘡風險激增
美國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胃腸科醫師帕斯瑞查(Trisha Pasricha)帶領團隊,針對125名45歲以上的志願者進行大腸鏡檢查,並結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受試者承認會把手機帶進廁所,其中37%的人在馬桶上停留超過五分鐘,而這群人痔瘡檢出率顯著增加。
TikTok最致命 分心忘了如廁
研究指出,過去人們或許會帶報紙或書刊進廁所,但這類分心遠不及TikTok、IG等短影音平台吸睛。帕斯瑞查強調,這些App的設計就是讓人「忘記時間」,導致許多人在馬桶上「無意間」坐了二三十分鐘,痔瘡風險也隨之飆升。
研究數據揭驚人差距
團隊在排除年齡、運動量不足與纖維攝取不足等因素後,發現「馬桶低頭族」的痔瘡罹患率比未帶手機者高出 46%。專家推測,長時間坐姿讓直腸和肛門承受被動壓力,隨著時間累積,會逐步削弱結締組織,導致靜脈腫脹。
醫師建議 最多滑兩則TikTok
帕斯瑞查提醒,「上廁所只有一件事要做,應該專注在這件事。」她直言,如果五分鐘內沒有成果,最好先起身休息再回來。對於習慣帶手機的民眾,她提出具體建議:「設定限制,最多滑兩則TikTok,不要掉進無止境的短影音漩渦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