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行政院今(10)日特別說明內政部、國防部、海委會及農業部等編列預算。(圖/記者盧素梅攝影)行政院會明(11)日將討論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為了應對中國灰色地帶海警船滋擾行為,海委會將建造12艘2000噸級大艦、14艘300噸及14艘100噸巡防艇等40艘海巡艦艇,以因應中國海警及民兵船隻頻繁侵擾,並提升抗風、耐浪及防撞能力,確保漁民安全。另外,我國籍20噸以上漁船已裝設AIS(自動識別系統),20噸以下尚有5000艘漁船未裝設,農業部將補助漁船裝設,在我經濟海域進行敵我辨識,未來在海纜遭破壞時可望也能發揮效果。
為應對台美關稅衝擊及地緣政治挑戰,立法院日前三讀韌性特別條例,行政院將於明日院會提出規模新台幣5,500的特別預算,其中包含「普發現金1萬元」的預算。行政院今(10)日特別說明國防部、海委會及農業部等編列情況。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國土安全韌性」屬跨部會整體規劃,預算重點在於關鍵基礎設施的升級與強化灰色地帶滋擾應對。國防部常務次長楊基榮表示,國防部編列預算約新台幣1,132億元,涵蓋三大方向,包括強化指揮管制環境、更新戰備設施,以及守護海疆安全,建置軍民直通網路、擴增衛星租用與資安防護。他也指出,國防部同時檢討並增加戰略物資的儲備,如高耗損零附件、油料、飲水與戰備存糧等,以確保在遭受攻擊或非常態情境下的持續作戰能量。
針對中國灰色地帶海警船滋擾行為,海委會副主委兼海巡署長張忠龍表示,中國光是海警船就有1000艘,其中1000噸以上,接近200艘,更不用說海巡船、海監船還有漁政船,以及科研船。台灣在面對中國灰色襲擾,需要建造更快速、更大型、更強固的巡防艦艇來應對。
張忠龍指出,韌性特別預算會建造12艘2000噸級的海巡艦艇,加強碰撞以全鋼構,另編14艘300噸級,主要來應對中國民兵船與大型漁船。另有14艘100級的巡防艇,汰換現有比較舊型、速度比較慢的巡防艇。據了解,海巡署建造新一代海巡艦艇,提出8年計畫,前3年將以韌性特別預算案支應,後5年將以公務預算編列。
張忠龍並指出,韌性特別預算海委會共編列295億元,首先在強化資安提升通訊韌性編列103億元,主要是汰換聯合情監偵設備與設施,彌補目前用平面與夜間監控不足的缺口,這部分會導入AI智慧決策跟強化資管的效益。第二部分是更新設備擴大內需編列37億元,第三是運用無人載具強化執行能力編列68億元。第四是捍衛海疆保護人民編列87億元,主要是因為中國海警與公務船在周邊水域襲擾,要建造抗風耐浪及防撞比較強健的一個海巡艦艇,應對灰色衝突的裝備,提升海域執法能量,保障漁民的安全。
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表示,我國籍20噸以上漁船已裝AIS,但20噸以下約有5000多艘,目前還沒有裝設,政府將補助一半的經費。漁船裝設AIS,除可保衛漁船,當然還有辨識敵我效果,可以掌握在我經濟海域中,是否有中國漁船進入,與國防、海巡署一起來聯防。李慧芝也說,如果有船隻干擾我國的海纜,也可利用AIS得知,是台灣還是外國籍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