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教育部砸200億穩高教!65億助大專「3年不漲學費」 91萬大學生受惠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教育部編列「強化高教人才培育」項目獲配特別預算200億元。(圖/資料照)
教育部編列「強化高教人才培育」項目獲配特別預算200億元。(圖/資料照)

面對國際局勢的劇烈變動,教育部透過200億特別預算的即時挹注,確保高等教育體系的永續發展。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表示,特別預算中編列65億元,用來協助全國140多所大專校院強化校務經營,這筆經費將確保學校在國際局勢帶來的財務壓力下,114至116學年都不需要透過調漲學雜費來維持運作,每年大約有91萬名學生受惠。

教育部表示,當前國際情勢不穩定,已經影響到大學的經營、師資延攬,甚至是產學合作。像是企業本身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減少對大學的投資;進口設備和材料變貴,也讓學校的財務壓力更大。

教育部特別預算中編列65億元,用來協助全國140多所大專校院強化校務經營。(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特別預算中編列65億元,用來協助全國140多所大專校院強化校務經營。(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在「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下「強化高教人才培育」項目獲配特別預算200億元,主要有兩大方向:

一、提升大專校院校務經營補助方案:穩定學校營運、減輕負擔

特別預算對大專校院精進校務經營的支持,確保各校於國際局勢所帶來之財務壓力下無需透過調漲學雜費來維持運營,每年約可照顧91萬名學生,從而穩定民生物價,減輕家庭負擔並兼顧教學品質。同時本方案亦協助國立大學附設醫院購置智慧化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服務品質,如透過AI輔助影像判讀縮短66%處理時間,落實「健康台灣」願景。

二、支持高教與產業合作共培人才方案:強化人才競爭力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及新興產業發展需求,與他國或業界競逐人才時,我國教研人員薪資待遇普遍缺乏競爭力,透過特別預算協助大學得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資與研究條件,提升我國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優勢,進而補強大專校院教研量能。另外,政府與企業將共同挹注大學相關資金,精進產學合作教學,推動高等教育體系與產業實務接軌,確保課程內容可靈活應變產業變遷,預期能培育具備因應環境變遷能力之人才,協助我國產業實現升級轉型,保持我國全球經濟挑戰下之競爭優勢。

高等教育不僅是國家人才培育之搖籃,也為社會創新與進步之重要引擎,值此國際局勢變遷之關鍵時刻,特別預算不僅可緩解當前高等教育體系所面臨之營運壓力與挑戰,更有助於減輕人民經濟負擔,協助企業升級轉型,進而提升國家整體韌性,並為我國未來產業發展與社會轉型奠定堅實根基。

#教育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派上線 20250911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