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國人平均每日使用3C產品時長高達10.7小時。(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眼睛也會過勞?長期暴露藍光小心視網膜病變。你曾想過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盯著手機等3C用品嗎,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公布「2019全民護眼趨勢調查」報告,國人平均每日使用3C產品時長高達10.7小時,相當於扣除睡眠時間,一天有66.6%的時間都盯著3C。醫師提醒,眼睛過勞恐加速視網膜受損,出現「視線模糊」、「黑影閃光」或「視野缺角」三大症狀時,一定要馬上就醫檢查。
眼科醫師陳怡豪表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腦、手機,會造成眼睛壓力、眼睛肌肉血管緊繃,短期內可能出現乾澀、痠脹等症狀。但若長期累積,將大幅增加視網膜疾病風險。他說,「很多人以為點人工淚液就能解決症狀,其實這只是緩解乾眼症狀,並無法阻止眼部發生病變。」多數人在早期幾乎沒有感覺到視網膜相關的症狀,往往等到出現嚴重視力受損才就醫。
他也分享診間案例,一名30歲的軟體工程師,因每天使用電腦超過12小時,加上睡前長時間滑手機,三個月前開始發現眼前「小黑點」越來越多,視線也逐漸模糊。一開始他以為只是熬夜用眼造成不適,於是便點眼藥水應付。直到某天清晨起床,突然發現右眼視野出現一片黑影,才驚覺不對。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玻璃體出血」及「視網膜裂孔」,所幸及時接受雷射治療與藥物控制,才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陳怡豪呼籲民眾,眼睛定期檢查與日常休息同樣重要,用眼時保持與螢幕50到70公分的距離,30到4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一下,並攝取富含葉黃素與維生素A的食物以維持視網膜健康。若有以下三大警訊症狀,應快就醫進一步檢查:
視力突然模糊:看東西扭曲、變形或聚焦困難。
黑影或飛蚊突然增加:黑影中甚至伴隨閃光感。
視野出現缺角或暗區:好像被東西遮住一塊。
另,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度近視的人,更應固定進行眼底檢查,他說因為這些族群一旦發生病變,進展往往更快、失明的風險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