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韓國恐重演1997金融風暴?她比較「台韓1數據」:台灣每代人都強的要命

財經中心/黃韻璇報導

近日韓國總統李在明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如果韓國履行美韓協議的投資承諾3500億美元,韓國經濟恐陷入堪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危機。財經網美胡采蘋就直言「這其實是真的,他不是在亂講」,更比較台灣、南韓經濟數據,感嘆「從來就不是什麼台灣只有台積電,台灣每一代人都強得要命」。

財經網美胡采蘋22日在粉專「Emmy追劇時間」發文,談到韓國的外匯存底只有4100億美元,如果存3500億到美國財政部的指定銀行帳戶,韓國央行手上的美元只剩下600億,一旦有什麼利率變動,外資要一起匯出,立刻就會發現美元不夠用,然後觸發恐慌性出逃,跟1997年金融風暴幾乎是一樣的劇本。

胡采蘋透露,台灣在東亞金融風暴前的外匯存底是接近900億美元,但韓國只有360億美元。(圖/翻攝自總統府提供、unsplash)
胡采蘋透露,台灣在東亞金融風暴前的外匯存底是接近900億美元,但韓國只有360億美元。(圖/翻攝自總統府提供、unsplash)

胡采蘋表示,韓國當年跟台灣同屬亞洲四小龍,世界銀行上登錄的1996年南韓GDP是6100億美元,台灣因為被某個國家衝康,世銀已經沒有台灣的資料,我們只能看主計處歷史資料,1996年我們的GDP是2893億美元。

胡采蘋直言,台灣人口不到韓國的一半,GDP總額少是正常的,因此大家才會比人均GDP,然而就在這樣GDP總額少的情況下,台灣在東亞金融風暴前的外匯存底是接近900億美元,但韓國只有360億美元。我們的GDP總額其實比韓國少很多,但是我們的外匯存底卻非常高。

胡采蘋感嘆,「從來就不是什麼台灣只有台積電,台灣每一代人都強得要命,每一代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上一代人的累積,支持著下一代人再去打更難的仗,就像是一個很長的接力賽,我們也會做好,讓台灣更強大,因為這就是我們台灣人的基因」。

胡采蘋細數,台灣真的是一代一代人都非常強,四小龍時期抓住機會,創造經濟奇蹟,遇到危難時也有大將鎮守,後來科技業爆發,即使是遭遇中國崛起、資金西進、本國被掏空的困境,台灣人還是撐過了低谷,最後台商回台,半導體製造登頂,世界揚名。

#胡采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成功嶺義務役男打靶意外 軍方今出面說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