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劉宇鈞報導
陳敏鳳說,藍白要合,應將合作重心放在2028年的所謂「聯合政府」才較為務實。(示意圖/翻攝自國民黨、民眾黨臉書)國民黨主席面臨改選,新任黨魁未來在藍白合作上必將是關鍵角色之一。不過媒體人陳敏鳳分析,藍白2026的合作恐怕會面臨重大考驗,尤其在議員選舉部份,更可能將是藍白不會合的導火線。
陳敏鳳今(23)日在《美麗島電子報》專欄表示,國民黨主席人選最常被問到未來如何落實藍白合,而不管是鄭麗文、羅智強或郝龍斌,過往對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都有不同評論,加上地方席次有限,藍白在2026年如何合作面臨非常大的考驗。
陳敏鳳提到,民進黨過往與一些小黨合作,但其實本質上這些小黨並沒有分到多少綠的票,還有幫忙收攏泛綠的選票效果;再看親民黨和國民黨過往的合作,兩黨算系出同門,且各自有屬於自己的基層,但就算如此,國親在縣市首長部分還是很難合作。
陳敏鳳指出,2026年一旦實施藍白合,對藍營是不利的,藍營有能力在任何縣市提出可能當選的人,且由目前的地方版圖來看,藍營想拿下中央執政權的機會是存在的,如今若要讓出更多空間給白營,恐造成黨內矛盾產生,尤其在議員部份,更可能是藍白不合的導火線。
「藍白合的真正合作空間在於2028年!」陳敏鳳認為,柯文哲現在歷經司法案件,小草極度厭惡民進黨,藍白已成為共同聯盟,白營的選票也將比2024年更純化為藍色,因此藍白要合,應將合作重心放在2028年的所謂「聯合政府」才較為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