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怪力鳳凰走「百年罕見路線」僅3.31% 恐登陸中台 氣象署:上次是丹娜絲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氣象署最新預報指出,鳳凰可能在週三從台灣中部附近登陸,路徑少見又兇猛,堪稱「百年難得一見」的颱風型態。(圖/氣象署)
氣象署最新預報指出,鳳凰可能在週三從台灣中部附近登陸,路徑少見又兇猛,堪稱「百年難得一見」的颱風型態。(圖/氣象署)

鳳凰颱風「不但長得壯、走得快、還走少見路線」!氣象署最新預報指出,鳳凰可能在週三從台灣中部附近登陸,路徑少見又兇猛,堪稱「百年難得一見」的颱風型態。目前鳳凰的中心氣壓僅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8公尺,已達強烈颱風等級,若強度維持、登陸點再往北偏,中南部將是首當其衝。

今(9)日凌晨2時,鳳凰中心位置在北緯13.8度、東經126.4度,以每小時27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中心氣壓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8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58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達250公里、十級風半徑80公里,顯示風雨結構相當紮實。

罕見路徑逼近 僅占百年統計不到10%

根據前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顧問王時鼎的颱風路徑分類,氣象署將1911年至2024年間影響台灣的颱風分為10大類。這次鳳凰的預估路徑介於第8類與第9類之間,也就是「通過台灣南部或南部海面後往東、東北進行」的少見型態,歷史比例分別僅 3.31%與6.62%。

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表示,鳳凰實屬少見路徑,「上次類似的颱風是今年7月的丹娜絲」,屆時若登陸位置偏南,將對中南部造成顯著影響。

前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顧問王時鼎過去將影響台灣地區颱風路徑分為9大類。(圖/氣象署)
前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顧問王時鼎過去將影響台灣地區颱風路徑分為9大類。(圖/氣象署)

中南部風雨警戒 北部仍有觀望空間

張承傳指出,夏季颱風多受太平洋高壓引導,常自東往西行進;但秋冬生成的颱風,由於高壓勢力減弱,加上北側低壓影響,容易在接近南海時就「被拉上去」。因此,像鳳凰這種路徑,往往會帶來中南部強風豪雨,沿海地區更需嚴防海上風浪。

網友熱議:「下週颱風假穩了?」

不少網友在Threads上熱烈討論,有人喊出:「感覺下禮拜颱風假是穩了!」引來不少網友留言,「風大雨大沒在怕,北北基桃不放假」、「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照常上班上課」、「下週要畢旅,不准來!」、「雖然喜歡放颱風假,但也不希望颱風帶來災難。」

專家提醒:關注最新預報 勿低估風雨威力

氣象署提醒,鳳凰颱風強度仍在增強中,未來48小時內可能再度變化,呼籲民眾持續關注最新路徑與警報資訊,尤其中南部地區應提前防範強風豪雨、山區坍方及海邊危險浪高。

#鳳凰颱風動態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