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昔強制撤離挨批...律師喊還陳其邁公道:不這樣做民眾可能再無機會抱怨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光復鄉因堰塞湖溢流而嚴重受災,外界也聚焦於為何沒有執行強制撤離。(圖/翻攝畫面)
光復鄉因堰塞湖溢流而嚴重受災,外界也聚焦於為何沒有執行強制撤離。(圖/翻攝畫面)

花蓮堰塞湖因「樺加沙」風災溢流進光復市區,造成14人身亡,外界聚焦於「為何沒執行強制撤離」,律師陳怡凱透過粉專「一個律師的筆記本」今(25)日指出,8月1日時,高雄寶來溫泉因土石流紅色警戒宣布強制撤離,卻引發「民怨」,是為引導讀者對地方首長產生反感,「但有沒有想過:首長要是不這樣作,有些民眾可能就永遠沒有機會再抱怨?事到如今,還陳其邁一個公道,是最起碼的公平」。

該文指出,8月1日某新聞標題稱「高雄寶來溫泉土石流紅色警戒 強制撤離惹民怨 違者恐挨罰25萬」、2日某新聞標題則稱「高雄寶來溫泉街『強制淨空』居民擔心不走會被重罰25萬元」。粉專說明,「強制撤離惹民怨」、「居民擔心不走會被重罰」這些說法很巧妙。不能說寫的不是事實,強制撤離的不滿一定會有,也絕對會有人擔心重罰。

律師陳怡凱進一步說明,然而這種呈現資訊的視角,具有高度誘導性。在這視角下,地方首長積極防災的一面變得不明顯,反而是強硬重罰、引人厭惡的一面被突出。「如何藉由文字鋪陳,來引導讀者對於勇於任事的首長產生負面觀感,這就是展現媒體巧於造句的功力了」。粉專認為,特定媒體可以見縫插針,也還是因為「有縫可插」。但根本問題在於「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地方首長?」是要一個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有些動作不太討人喜歡、但會謹慎注意民眾安危的首長,還是相反?

律師陳怡凱感嘆,首長強硬,民眾抱怨。「但有沒有想過:首長要是不這樣作,有些民眾可能就永遠沒有機會再抱怨?事到如今,還陳其邁一個公道,是最起碼的公平」。

#堰塞湖溢流 水淹光復鄉

【94要客訴】徐榛蔚赴殯儀館慰問…家屬怒嗆:沒通知撤離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