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有錢真好!我外匯存底破6千億美金 史上新高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央行公布9月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達6,029.43億美元,改寫歷史新高。主要受外資熱錢匯入、外匯投資收益及央行進場買匯調節影響。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匯市波動期間央行進場維穩,外匯資產運用穩健。台灣目前外匯存底居全球第六,顯示金融韌性與外資信心同步創高。(圖/記者戴玉翔攝影)
央行公布9月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達6,029.43億美元,改寫歷史新高。主要受外資熱錢匯入、外匯投資收益及央行進場買匯調節影響。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匯市波動期間央行進場維穩,外匯資產運用穩健。台灣目前外匯存底居全球第六,顯示金融韌性與外資信心同步創高。(圖/記者戴玉翔攝影)

台灣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中央銀行7日公布最新數據,截至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達到6,029.43億美元,月增55.13億美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穩居全球前六大外匯存底國之列。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本月外匯存底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匯存底投資收益入袋,以及主要貨幣兌美元匯率變動。9月歐元升值0.52%、澳幣升0.8%、瑞士法郎升值0.66%,英鎊則貶值0.47%,加幣貶1.15%,日圓貶1.04%。此外,由於部分交易日匯市波動劇烈,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也進場買匯調節,成為外匯存底創高的重要推力。

根據證期局資料,外資9月淨匯入約45億美元。法人指出,近期外資湧入台股,推升指數屢創新高,也帶來新台幣升值壓力。為避免匯價升值過快、影響出口競爭力,央行適時進場買匯,使外匯存底在9月明顯增加。

目前我國外匯存底居全球第六,高於南韓與香港。根據各國央行資料,中國大陸以3兆3,222億美元居冠,日本1兆1,487億美元居次,瑞士約8,928億美元、印度約5,818億美元、香港約4,078億美元,台灣緊隨其後。央行指出,外匯存底主要用於維持國際收支穩定,並作為應對金融市場波動的安全緩衝。

市場關注,龐大的外匯存底是否可能成為台美經貿談判籌碼。蔡烱民澄清,央行並非談判小組成員,與美國財政部的互動屬技術性溝通,與經貿談判無關。他強調:「央行與美方保持良好交流,但不涉及談判,也沒有被諮詢外匯存底如何運用。」

針對外界關心南韓近期與美方達成「匯率透明協議」,是否增加台灣壓力,蔡烱民表示,台灣與南韓狀況不同。南韓經常帳餘額有限、對美貿易結構不同,台灣則擁有龐大順差,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加上長期累積的海外淨資產約新台幣3兆元,其中企業持有比例高,可作為對外投資與流動性來源。他強調,台灣海外資產的外幣資產部位「非常充裕」,流動性沒有問題。

蔡烱民進一步指出,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關注的重點,是各國是否進行單向干預。台灣的匯率調節屬於「雙向」操作,美方也了解台灣央行的立場與作法。他說:「央行調節匯市的目的是維持市場穩定,不是為了競爭性貶值。」

法人分析,台灣外匯存底連續創高,顯示央行具備穩健的外匯資金運用能力,也反映台股吸引外資的強勢動能。未來在美國降息循環啟動、全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趨勢下,台灣外匯存底可望維持高檔,成為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

#蔡烱民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