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立委點名TikTok演算法像「糖衣毒藥」!逾38萬國小生恐曝高風險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今日聯合多位民進黨立委與精神科醫師召開「修法納管,別讓 TikTok 演算法危害兒少身心健康」記者會。(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今日聯合多位民進黨立委與精神科醫師召開「修法納管,別讓 TikTok 演算法危害兒少身心健康」記者會。(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10月10日不只是雙十節,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今(8)日聯合多位民進黨立委與精神科醫師召開「修法納管,別讓 TikTok 演算法危害兒少身心健康」記者會,點名 TikTok 的演算法就像「糖衣毒藥」,讓孩子越滑越憂鬱。調查更顯示,全台小三到小六學童使用 TikTok 的人數恐超過38萬人,專家呼籲政府應盡快修法,保護兒少心理健康與隱私。

國際特赦組織於2023年針對 TikTok 的「為你推薦」頁面進行實驗,發現青少年只要展現心理困擾傾向,平台演算法就會迅速推播大量涉及憂鬱、自殘等高風險內容。2025年再次詢問 TikTok 是否已改善相關問題,平台僅回應早已有的功能,並未提出實質改革。
 
精神科醫師林煜軒指出,近10年的研究已顯示,即便在COVID-19疫情發生之前,10至24歲年輕族群的憂鬱症盛行率,已是10年前的1.5至2倍,女性增幅尤為明顯。這一現象與全球兒少心理健康資源使用率同步上升的趨勢一致。林煜軒分析,2000年後出生的世代成長於高度數位化的環境,手機、平板與社群平台無所不在,儘管提供了自我表達與社交支持的新途徑,卻也帶來網路霸凌、性私密影像散佈與網路成癮等新型風險。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全台小三到小六學童使用 TikTok 的人數恐超過38萬人。(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全台小三到小六學童使用 TikTok 的人數恐超過38萬人。(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於記者會中指出,TikTok等社群平台對兒少心理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根據2023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9歲至12歲國小兒童使用TikTok的比率高達46.1%,推算使用TikTok的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人數可能高達38萬人,恐將大量兒少隱私暴露於中國。她提到目前政府對網路平台的管理多聚焦於打詐,卻忽略兒少網路安全。她表示,已於本會期推動《人工智慧基本法》及《兒少權法》修法,納入年齡驗證與主責機關制度,並預告將強化平台課責機制、要求內容審查與演算法監管,並著手研議對未落地境外平台的管理法源。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則表示,現行對TikTok等數位平台的監管過於零散,無法有效保護兒少。他批評TikTok年齡限制形同虛設、演算法具高度成癮性,並存在中國存取用戶資料、散播削弱民主敘事等風險,對國家安全與兒少隱私構成雙重威脅。沈伯洋表示,將於本會期提出《個資法》與《兒少法》修法草案,賦予兒少刪除個資權,並促請數發部研擬更具系統性的數位平台監管機制,建立長效防護。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委員指出,根據2025年台灣民主實驗室的調查,15至18歲青少年中有高達42.3%每天多次使用TikTok。然而,該平台對內容缺乏有效審查與分級機制,導致許多不當或錯誤資訊透過演算法推播給兒少,形同「裹著糖衣的毒藥」。林楚茵強調,兒少尚在價值觀發展階段,長期接觸此類內容將對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政府不能再對這類境外平台的風險坐視不管。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邱伊翎呼籲政府應儘速審查演算法設計對兒少的心理健康影響,建立監督與平台責任機制。(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邱伊翎呼籲政府應儘速審查演算法設計對兒少的心理健康影響,建立監督與平台責任機制。(圖/記者柯美儀攝影)

事實上,歐盟已制定多項法律,如《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與《數位服務法》(DSA),嚴格禁止平台對兒童使用者進行個資剖析與精準廣告推播,並要求平台評估演算法對兒少心理健康的風險。然而,TikTok 僅在歐盟遵守這些規範,在台灣等地卻仍將兒童資料視同成人,持續進行個人化推播。台灣目前缺乏相關立法保護兒少數位安全,特赦組織為此呼籲政府應儘速審查演算法設計對兒少的心理健康影響,建立監督與平台責任機制。

#TIKTOK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股民最大黨 盤後吃便當 EP.13】你怕了嗎!?台股究竟是乖離修正or大崩人踩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