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全球軍工產業迎來AI革命。洛克希德馬丁推出智慧反無人機系統「Sanctum」,可自動辨識威脅、選擇武器並即時反制,打造全球共享學習的防空網。專家指出,AI正改變戰場節奏,也重塑國防產業估值,讓「智慧軍工」成為投資人追逐的新熱點。(圖/翻攝自洛克希德馬丁網站)在全球地緣政治升溫、科技軍備競賽升級的背景下,國防產業正成為新一波資本市場焦點。從歐洲再軍備化、亞太防衛預算飆升,到中東紅海區域的無人機攻防,投資人正將目光投向軍工與AI融合的新戰略領域。美國防務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近期推出的智慧反無人機系統「Sanctum™」,正是這場「AI軍工熱」的最新代表作。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PitchBook 數據,2025 年上半年全球防務科技投資規模已突破650億美元,年增逾三成,當中近一半資金流向結合 AI、自動化與無人作戰系統的企業。分析師指出,「下一個十年,國防工業不再只是軍火生意,而是一場高科技競速。」
無人機威脅升級 AI成唯一解方
Breaking Defense報導提到,從烏克蘭戰場到中東油田,無人機的應用已徹底改寫現代戰爭樣貌。低成本、高精準與「群體突襲」能力,讓它既是弱國的不對稱武器,也是強國的新挑戰。如今,AI 進一步進入戰場,情勢更複雜,它能讓無人機自主規劃路徑、協同行動,甚至以假訊號干擾防禦系統,使雷達判斷失準。
想像你是駐守邊防的士兵,雷達螢幕上閃爍著民航機、鳥群與數十架小型飛行器的訊號。突然,一架小無人機朝基地逼近——是快遞機飛錯航線,還是AI訓練的「誘餌」?人類的反應時間,已經跟不上這樣的速度。
洛克希德「Sanctum」:讓AI對抗AI
為了因應這類快速演變的威脅,洛克希德馬丁推出Sanctum™ 智慧反無人機系統,以 AI 為核心,結合感測、數據判斷與自動武器分配,打造能「即時思考、主動出手」的防禦中樞。
Sanctum 能在充滿雜訊的雷達環境中準確辨識無人機目標。AI 透過學習地形、氣候、建築反射特性,將訊號雜音分離,找出異常軌跡,並在毫秒內完成威脅判斷,包括飛行器是否攜帶爆裂物、能否被電子干擾、適不適合用雷射或動能武器攔截。
洛克希德指出,AI 的決策速度是人類的數百倍,「從發現、分析到攻擊指令,Sanctum 可以在0.3秒內完成。」在大型無人機群襲情境中,AI 甚至可自動優先排序、鎖定高威脅目標,並同時協調雷射、干擾波與防空飛彈等多層防線,執行「複合式即時反制」。
全球共享學習的「智慧防空網」
Sanctum 採開放式架構,可整合不同品牌的感測器與防禦模組,不受制於單一供應商。其核心的 AI 任務管理系統會根據部署地點自我調整,無論是在邊境、港口還是海外基地,都能因地制宜。
更重要的是,Sanctum 的 AI 採「全球學習網絡」設計。每當某一地區的系統偵測到新型無人機或異常行為模式,資料會立即上傳並同步到全球所有部署節點。換句話說,一次防禦的經驗,就能讓整個網路更聰明。
這項概念源自洛克希德在導彈防禦領域累積的神盾戰鬥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如今,這套被用於巡弋飛彈攔截的架構,經 AI 強化後被延伸到無人機防禦,打造出能「自學、預判、反擊」的智慧軍事網絡。
投資與戰略的雙重戰場
Sanctum 不只是軍事技術突破,也成為投資市場的新焦點。分析機構 Wedbush 指出,AI 驅動的防務科技將在 2030 年前成長三倍,並帶動半導體、高速運算與資安相關供應鏈同步受惠。「AI 是新一代的軍備競賽燃料,」分析師說,「它不僅改變戰術,更重新定義國防產業的投資邏輯。」
洛克希德馬丁表示,Sanctum 的最終目標並非「擊落更多無人機」,而是建立一個能自我學習、持續進化的防禦生態系。當AI學會如何對抗AI,戰爭不只是火力的比拼,而是速度與智慧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