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烏克蘭針對俄羅斯煉油廠與天然氣廠的攻擊,已重重打擊俄國,迫使這些能源廠暫停運作或降低產能。
烏克蘭針對俄羅斯煉油廠與天然氣廠的攻擊,已重重打擊俄國,迫使這些能源廠暫停運作或降低產能。(圖/翻攝自X平台 @Beefeater_Fella)俄國煉油廠受創 暫停加工作業
路透20日報導,由俄羅斯國營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控制的諾沃庫比雪夫斯克煉油廠(Novokuibyshevsk oil refinery),在當地時間19日因受烏克蘭無人機攻擊,暫停原油初級加工作業。報導指,根據兩名業界消息來源,這已是該廠一個月內二度遭到攻擊,。
煉油廠位於薩馬拉州,該州州長費多里謝夫(Vyacheslav Fedorishchev)20日透過社群媒體表示,俄軍防空系統當天對烏克蘭無人機展開行動,並指出當地機場及行動網路服務曾一度暫停。
消息人士指出,該煉油廠已關閉油蒸餾裝置 CDU-11,該裝置每日可處理1萬8900 公噸(13.85 萬桶)的原油,另一座主要裝置 CDU-9 也在19日前也已停止運作。
該煉油廠在上月遭無人機攻擊後,曾一度暫停原油初級加工。消息人士指出,工廠預計11月初恢復生產。根據業界資料,該煉油廠去年共加工574萬噸原油,產出110萬噸汽油、164萬噸柴油與127萬噸燃料油。
天然氣廠也被轟 影響鄰國產量
另外,烏克蘭也對俄羅斯奧倫堡(Orenburg)天然氣廠發動無人機攻擊,導致該廠嚴重受損,連帶影響鄰國哈薩克,被迫將該國的卡拉恰加納克(Karachaganak)油氣凝析田的產量削減25%至30%。
奧倫堡是全球最大天然氣處理廠之一,哈薩克能源部19日表示,俄羅斯的天然氣處理廠受到攻擊後,就被迫暫停接收來自哈薩克的天然氣。
烏克蘭也證實,已攻擊位於奧倫堡地區的一座天然氣廠(距烏俄邊界約 1700 公里),以及薩馬拉州的諾沃庫比雪夫斯克煉油廠。自 8 月以來,基輔加大對俄羅斯煉油廠及其他能源設施的攻勢,試圖破壞俄方燃料供應,並削弱莫斯科的資金來源。
據兩名不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卡拉恰加納克油氣田20日的產量降至每日2.5萬至2.8萬公噸(約19.65萬桶),低於平時每日3.5萬至3.55萬公噸的水準。
他們表示,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控制的奧倫堡廠,可能於20日恢復部分接收來自卡拉恰加納克的天然氣,但他們並未透露何時能恢復正常供應。
受影響的哈薩克油田由美歐等國經營
由於卡拉恰加納克的石油與天然氣產量高度相關,一旦氣體產出下降,油田的原油生產也難以維持。除了送往奧倫堡處理外,卡拉恰加納克的天然氣也用於回注以維持油藏壓力,並供應當地發電設施。
卡拉恰加納克油田在 2024 年的原油日產量約為 26.3 萬桶,出口途徑包括里海管道聯盟(Caspian Pipeline Consortium)經由俄羅斯黑海終端,以及俄羅斯的友誼管線(Druzhba pipeline)通往德國。
該油田由一個國際財團營運,成員包括美國雪佛龍(Chevron,持股 18%)、歐洲能源公司殼牌(Shell,持股 29.25%)與義大利埃尼(Eni,持股 29.25%)。俄羅斯盧克石油(Lukoil,持股 13.5%)與哈薩克國營石油公司 KazMunayGaz(持股 10%)均為股東。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