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游舒婷報導
黃金價格出現波動、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市場避險情緒明顯降溫。不過,財經作家狄驤分析,金價短線雖然出現技術性修正,但從長線基本面來看,漲勢結構仍未被破壞,這波拉回反而是讓投資人重新上車的好機會,擁有自己的一套應對策略、徹底執行更重要。
專家指出,這次黃金價格漲多拉回,是投資人的好時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狄驤在臉書專頁《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撰文指出,他在先前的〈黃金還能買嗎?〉分析中提醒,當金價出現「M頭」形態時,是多頭應該考慮減碼的訊號。當時金價仍在每盎司4,200美元附近,之後果然自高點回落超過7%,雖然看到訊號再減碼,不一定能賣在最高點,但至少能守住更多獲利,也不容易賣飛。
至於這波黃金下跌的原因,市場普遍認為與「短期因素」有關,包括金市短期槓桿累積太多、美中貿易戰緩、避險需求下降,以及部分國家央行開始調節黃金持有量。不過,狄驤強調,這些因素雖可能造成短線波動。
狄驤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黃金在漲多拉回10%屬於「再正常不過」的幅度,只要長期趨勢未變,拉回往往是布局良機,投資人可以把握上車的時機。
狄驤透露自己的操作策略,自己在4200美元減碼後,於4050美元附近觀察到支撐區,曾嘗試逢低布局,但在支撐跌破後果斷停損,成功閃過進一步的4%跌幅。目前金價來到3,900美元一線,再次接近關鍵支撐區,「這個位置值得觀察,我會在設定停損的前提下,嘗試再度做多。」
狄驤直言,這次金價漲多拉回,對投資人是個很好的經驗,黃金價格長期走高,但是碰到短線迅速拉回時,每個投資人的應對不同,決定是否減碼、停損或分批加碼,沒有絕對的應對方法,但是擁有自己的應對策略、徹底執行更加重要。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