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不只外交挑戰!60%支持度高市早苗 將迎米價創新高考驗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甫上任,就因外交活動與「挺台」發言受外界關注。目前有超過60%民意支持度的她,正迎來首個執政考驗。路透報導指,日本通膨一直攀高,持續超越薪資成長幅度,米價更是再度逼近歷史高位,將對她的執政構成考驗。

日本白米貴桑桑,這間超市的米居然出現每5公斤破5000日圓的價格。(圖/翻攝自X平台 @mistaaimanvevo)
日本白米貴桑桑,這間超市的米居然出現每5公斤破5000日圓的價格。(圖/翻攝自X平台 @mistaaimanvevo)

11月4日至5日的周末,距離東京不遠的農夫市集,消費者大排長龍,就為了購買每公斤500日圓(約100台幣)的白米,這價格比起日本的平均零售價低了約40%。儘管這大概只是行銷花招,但這也凸顯三年來,每個月民眾薪水跟不上物價的無奈。

28歲的內田祐(Tasuku Uchida)也在排隊隊伍中,他向路透表示:「我出門逛街時,被物價嚇到,......所以我回頭看看發票,發覺其實自己並未多買,於是我開始了解物價漲了多少。我希望政府快點動起來解決通膨。」

米價逼近歷史高位,消費者的荷包跟著大出血,即便政府從今年春季以來有所行動,效果也不彰。這對10月21日才當上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構成了重大挑戰。

根據初期民調,高市獲得了超過60%的支持度。高市預計11月底振興經濟方案正式出爐,當中也包含對通膨的處理。高市的新農相鈴木憲和提議,給特定家庭提供白米折扣券。

日本米價的飆漲,一開始是從去年中旬出現,今年隨著政府發放空前大量的儲備米至市場,以打折價販售,米價到了夏季才有所舒緩。政府也意圖透過「保證供應充足與協商」將米價壓低,卻只獲得短期成效。前首相石破茂曾表示,米價應當5公斤不到4000日圓(約800元台幣)。

10月27日這週,日本超市的5公斤裝白米,每袋平均售價4235日圓,比去年同期上漲23%,為2023年水準的兩倍,直逼5月所創下的4285日圓歷史高價。

9月的稻米批發價,也觸及每60公斤3萬6895日圓的新高,較8月狂漲了36%。

米價所以瘋漲,背後是對去年米荒重演的恐慌。異常高溫造成的歉收,再加上對需求的錯誤估算,釀成了去年的白米短缺。就怕舊事重演,經銷商將政府的供應保證視若罔聞,仍不計成本收購稻米,不斷將稻米的交易價推高。

一名批發商坦言:「我們被去年的米荒搞得有心理創傷,......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能夠穩定供應白米給消費者。即使米價高,也是沒辦法,我們必須確保供應。」

日本流通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折笠俊輔認為,除非市場確認稻米供給過剩,否則直到明年3月以前,米價這幾個月都不會顯著下跌。

高市早苗曾表示,日本國內白米昂貴,已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隱憂,因為商人與消費者轉而湧向價格低廉的進口米。即便日本對進口稻米課徵高昂關稅,據財務省的資料,今年9月民間公司的稻米進口量,仍達到去年同期水準的160倍。日本對進口米每公斤課徵341日圓的關稅,但進口米仍比日本國產米便宜。

高市早苗(圖/翻攝自X平台@takaichi_sanae)
高市早苗(圖/翻攝自X平台@takaichi_sanae)

路透引述部分人士指出,高市政府的稻米政策,將從原本的消費端著手,轉為從生產者與經銷商下手。政府先是規劃今年稻米產量達748萬噸,隨後又宣布明年稻米產量目標711萬噸,希望能讓供需平衡。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表示,「政策似乎轉為將生產者與經銷商納入考量」,但他也稱「似乎沒有任何政策能將米價從4000日圓左右高位拉下來,這對消費者會是一大失望」。

就連日本稻農都認為,現在的米價實在太高。茨城縣一名農民直言:「這太貴了,這是市場炒作的結果。」

不過,這名農民也稱,由於人力、設備及其他成本的攀升,如果米價回到2024年水準,利潤會受到極大壓縮,讓種稻對年輕世代的吸引力更為下降。這名農民因此期許,政府實施的政策,能夠確保日本的農業未來10年至50年永續發展。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颱風特報 不斷電直播⚡】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