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瑋容 (新創總會楷模共創部顧問)
近兩年,全球零售市場的「檔期神話」正逐漸瓦解。美國的黑色星期五銷售增幅連續下滑,英國的Boxing Day人潮明顯減少,中國雙十一的成交額首次出現停滯。台灣的週年慶與雙十一同樣聲量下滑,品牌折扣頻率拉長、消費者反應遲鈍,形成一種無聲的「價格倦怠」。
週年慶,SOGO,普發1萬,雙11(圖/記者賴俊佑攝影)週年慶、雙十一失速:品牌疲態的全球共振
看似促銷失靈,實則是一場全球性的品牌倦怠。過去十年,電商讓「折扣即行銷」成為常態;如今,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反而降低,回歸理性比較與體驗導向。品牌的挑戰,從價格戰中轉變為如何在通路過剩的時代重新定義價值。
通路的多層化,也讓市場操作愈發複雜。從百貨、電商平台,到短影音與私域社群,消費旅程被切割成碎片。國際品牌在全球各地都面臨相同問題:行銷節奏難以協調、價格控制困難、消費者的注意力流向分散。通路原是品牌的助力,如今卻成為分銷的戰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周年慶低迷或雙十一未見佳績的市場狀況並非孤例。當行銷節奏被演算法與流量驅動時,品牌方更需要找到一種可控、可持續的節奏管理機制,避免在促銷與折扣的循環裡迷失。
每年感恩節隔天的「黑色星期五」各大賣場都會推出特價促銷活動,象徵年終假期購物旺季開跑。圖為2024年美國電子產品零售商賣場的黑色星期五促銷。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3年11月30日「回價期創造檔期」:Dyson總代理恆隆行的通路管理新解法
面對通路過載與消費降級,一些品牌開始嘗試在「回價期」,也就是在非折扣期重新創造需求。這是一種從被動促銷轉為主動節奏管理的策略。其邏輯是:在市場安靜時製造焦點,讓價格回歸價值,讓消費重新有期待。
日前Dyson首次攜手直播電商龍頭Vannise溫倪詩合作“封館直播”的成功案例,創造了驚喜市場的觀察樣本。活動特意選了電商淡季操作,Vannise溫倪詩派出了強棒明星主播寇乃馨,在恆隆行總部封館直播,三小時創下2500萬的超高銷售額,大振人心!顯示品牌若能重新定義「全通路」,仍可在非旺季中找到突破口。這樣的策略轉向,讓Dyson總代理恆隆行在主流電商之外,率先找到能精準溝通的新型通路。
恆隆行作為指標性的國際品牌代理商,這波社群直播操作引起各通路及品牌的關注。Dyson選擇了直播電商頂流平台Vannise溫倪詩強強聯手,看得出恆隆行面對多通路時,採取創新中求穩健的決心,與專業的直播運營團隊合作,力邀新近加盟Vannise溫倪詩的明星主播寇乃馨出戰,率先找到通路轉型的解方,勢將迎來增長紅利。
恆隆行與Vannise溫倪詩的合作,說明了直播是「品牌再教育」的現場。對消費者而言,它是娛樂;對品牌而言,它是價值的再詮釋。更重要的是,透過社群直播,品牌能處理庫存、避免亂價、維持形象,並重建與不同受眾的關係。
這樣的現象在國際間同樣可見。歐美市場出現「直播零售(Live Commerce)」的新一波試驗,例如英國百貨Selfridges、法國L’Oréal等品牌,都將直播視為品牌敘事與商業轉換的交會點,品牌透過多層級KOL分流,精準控制價格與曝光。由此可見,「直播」已不只是銷售方式,已轉變為全球品牌通路策略再平衡的一部分。
從台北到倫敦:直播重組通路節奏
從台北的Dyson封館直播,到倫敦的體驗式零售、東京的會員制商場,一個共同趨勢正逐漸浮現:品牌開始以「節奏管理」取代「價格競賽」。市場的主導權,不再只掌握在促銷檔期上,而在於誰能掌握節奏、誰能在消費者疲乏的價格心態中重建期待。
當全球消費環境進入降速期,品牌必須學會在寧靜中造勢、在淡季中創價。Dyson 封館直播的佳績是其中一個案例,而背後折射的是國際市場的共同課題:如何在通路繁盛的時代,讓品牌的價值能透過直播,再次被看見、被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