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第四季來績效、受益人數「雙成長」的海外股票ETF。(圖/集保、CMoney)根據CMoney統計第四季以來,截至11/14為止,海外股票ETF買氣強強滾,包括熱門主題、科技、市值型ETF受惠績效表現強勢,帶動整體海外股票ETF受益人數連番成長,創連續6周正成長佳績,其中,包括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元太航太防衛科技(00965)、統一美國50(009811)及富邦NASDAQ(00662)等10檔海外股票ETF,第四季來不僅績效表現亮眼,受益人數更成長逾5千人以上。
今年以來,國內ETF市場呈兩頭熱,除主動式ETF獨領風騷外,不少海外熱門股票型ETF也紛紛強出頭,兩大類ETF市場買氣互別苗頭下,觀察各自受市場青睞的類型,海外股票ETF鎖定美國電力基建、航太防衛科技主題,自第四季來持續受市場買氣追捧,市場交投及申購買氣俱佳,另外,受惠AI相關的半導體科技型或美股市值型ETF,自第四季起也一直吸引追求美股成長型投資人持有,至於主動式台股ETF,除上半年最早成立的老主動ETF仍高人氣領軍外,下半年來,預計將有多檔新主動台股ETF相繼上市及募集,帶動投信ETF市場2025年百花齊放,建議投資人2026年布局國內外市場,可以留意上述相關ETF投資契機。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經理人劉恆誌表示,今年來全球AI基建不斷擴建,AI數據中心用電暴增,電力成為未來全球「新石油」,尤其是美國,在全球數據中心容量上,美國以約44%的占比居於世界領先,但「有效備用電力容量」偏低,電網與電源結構難以及時匹配,造成美國現階段電力基建產業供不應求,急需透過政府及政策鬆綁,在電價與電力供應超前部署,打造美國新「電力+算力」兩條戰略齊頭並進,加速AI相關投資落地。
劉恆誌預估,展望2026年美國電力基建產業鏈,在AI基建週期大力推進下,將帶動美國全國用電需求並非僅受短期景氣波動影響,而是將進入一輪更長線的電力「結構升級週期」,預估電力設備與電網投資,將成為最直接受惠者,由於發電與輸配電設施,從規劃到落地一般需要2至3年,預料2026、2027兩年的電力設備與電網資本支出,將提前反應2028年以後的市場需求預期作調整,表示未來幾年美國電網資本支出年均複合成長率將一口氣大躍升,相關投資規模都有放大成長空間,以支撐美國輸電網絡強韌化與設備升級。
另外,市場專家指出,美國新能源政策受到AI缺電影響層面擴大後,為彌補用電缺口,美國政府擬透過能源部貸款計畫辦公室加大融資擔保,比重向核電傾斜,目標在未來3年啟動「數十座」核電站在建案,以公私合營模式撬動民間資本並加速落地。若該政策正式成形,預估最直接受惠產業,將是鈾礦、核島與常規島設備、反應爐總包與運維、以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等核能生態鏈,亦同步帶動美國輸配電與儲能投資週期上修。
在美國政府政策驅動與AI趨勢交織下,美國利基主題ETF買氣當紅,與AI相關的電力基建、智慧電網、核能發電、電池儲能等相關能源產業鏈,2026年有望進入「成長加速期」,長線投資潛力不容忽視;至於AI驅動各產業結構性變革,加速美股科技產業有望重享AI帶來結構性成長紅利,預估2026年美科技股基本面持續暢旺,長線多頭表現可期,相關美股或科技股ETF,中長期股價潛力大,建議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趁股市震盪階段累積ETF單位數,把握中長期績效躍升機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