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雅惠/台北報導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中高齡求職3年成長34%,想工作的中高齡人一堆,企業卻還沒有準備好。(圖/104人力銀行提供)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延後退休已成大趨勢!104高年級最新公布《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白皮書》顯示,中高齡主動求職熱度連年飆升,從2023年每月平均6.1萬人,一路衝到2025年的8.2萬人,3年暴增34%。但最尷尬的是:想工作的中高齡人一堆,企業卻還沒有準備好。
調查發現,80.6% 的中高齡者希望60歲後繼續上班,其中更有 60.2% 打算65歲以後再退休;不過企業端卻有 68.6% 完全沒有實質制度,甚至 34.2% 完全沒任何留用措施,另有 34.4% 只停留在口頭鼓勵,形成強烈「意願落差」。
《勞基法》日前通過修法,允許勞資協商延後 65 歲強制退休年齡,政府鼓勵資深人才繼續留任,但企業的「跟上速度」顯然不如想像中快。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退休準備」部分,企業一樣不足。104指出,55.6% 的企業完全沒有退休規劃,另有 21% 還在規劃但沒執行,合計 76.6% 根本沒有完整制度。換句話說,多數企業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員工迎接退休人生。
少數已建立制度的企業中,以 回聘制度最常見(42.1%),其次是優於法規的退休條件(23.8%)、團體年金險(21%)。但真正提供第二人生規劃、退休前課程、志工參與等進階支持的企業不到 2 成,「幫員工規劃下一段人生」依舊是台灣企業的弱項。
104高年級總經理吳麗雪指出,日本、新加坡等高齡社會早已走在前面,2024 年65歲以上勞動參與率突破 2 成,靠的就是「延後退休+回聘」的雙軌制度,把退休視為職涯進化,而不是告別式。資深員工不只被留下來,還成為企業的導師、知識守門人。
她強調,留任制度不是口號,更是企業永續的一部分。只要搭配薪資彈性、再聘安排、退休前學習等配套,不僅能延續企業的人力資本,也能滿足員工對財務與心理安全的需求,讓退休不再是終點,而是「一起創造新價值」的開始。
啟用中高齡員工的麥當勞曾經表示,中高齡求職者表現很好,不僅穩定性高,且自我要求高,除了豐富職場文化,也提高團隊的整體效能。(圖/台灣麥當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