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記憶體族群雖然近來出現一點獲利了結的情緒,但各方面報告都顯示其分散在不同設備中需求旺盛。(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投資市場過去三個月以來已有高度共識,AI推論落地正帶來人工智慧全面進入社會的各個層面,包括中小企業、所有次產業之企業與法人團體,加上不同消費領域的終端裝置,如高中低階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個人電腦與智慧家庭裝置等。富邦評估,受惠廠商將以IDM 廠最直接,IC設計與模組業者次之,封測廠居第三,投資建議首選個股(順序不代表偏好程度)包括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群聯(8299)、宜鼎(5289)等。次要個股可留意力成(6239)、愛普*(6531)與旺宏(2337)等。
市調機構 Gartner 看好2026 年資料中心的基礎建設將持續擴張,而且成長動能由Al 伺服器擴大到傳統伺服器,主要動能來自 AI 需求已由訓練為主,擴散至 AI推論與 AI代理。其中,AI伺服器2026年出貨量預估達280.6 萬台YoY+17.8%,成長率由去年的41.1%回落;傳統伺服器出貨量預估達1110.1 萬台,YoY+5.6%,較去年成長率 1.1%明顯上揚。
需求動能轉向傳統 DRAM
集邦科技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架構的演進正從專用的訓練模型發展到更廣泛的商業應用範圍。2023年至2025 年期間標誌著「Al訓練階段」重點圍繞在 GPU 和 HBM的性能提升;此階段的工作重點是開發大型語言模型(LLMs)。然而,從2026年開始,我們將進入 AI代理階段(Al agent phase),在此階段中,Al將超越簡單的問答功能,作為智慧代理來執行多步驟、複雜的任務。此階段將把重點從純粹基於 GPU的計算能力轉向 CPU 和 DRAM 的協同運作,其目的在提高推論任務(inferencetasks)的效率並實現即時互動。這個新階段也將從兩個方面推動記憶體需求的提升。
Al 訓練階段推升對HBM需求的快速成長;而隨後的 AI代理階段將開始對傳統 server DRAM 產生強勁的需求。富邦報告評估,預期未來數年 HBM 與大容量 DDR5 的位元需求將持續高速成長,且因產能及資本支出排擠效應而使其他領域的 DRAM產品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看好2026年記憶體產業供不應求將貫穿全年,分季而言 DRAM 供給缺口上看11%、NAND 供給缺口上看6%。受惠廠商將以IDM 廠最直接,IC設計與模組業者次之,封測廠居第三,投資建議首選個股(順序不代表偏好程度)包括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群聯(8299)、宜鼎(5289)等。次要個股可留意力成(6239)、愛普*(6531)與旺宏(2337)等。
超級周期何時看到盡頭?
短期而言,報告認為,沒有看到記憶體供需反轉的訊號,不過我們整理出記憶體超級周期終結的幾個可能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因素:1.記憶體供給大幅增加。依主要記憶體廠商的CAPEX 與建廠進度,最快有大量新無塵室可加入產能供應的時點落在2027年之後。2.AI 算力需求下降或成長速度放緩。例如,以中國市場為首的低算力生態系取得壓倒性成功;西方陣營的 AI 資本支出商業模式或資本枯竭等。3.AI 軟硬體成本增加拖累終端裝置售價與客戶的消費能力,最終導致記憶體需求量<供給量。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