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歷史上有許多功臣深知「功高蓋主必遭忌」的道理,因此得以善終。(圖/翻攝自百度百科)在「功高蓋主必遭忌」的歷史法則裡,許多名將在替皇帝打下江山後,卻反遭猜疑、以「謀反」之名被抹殺。然而歷史上偏偏有五位狠角色,功勞大到能遮住皇帝的光,卻依然安穩活到高壽、後代同樣享福。他們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極高的「自保智慧」。
1.王翦:用「貪」消除皇帝猜疑
秦始皇最倚重的戰神王翦,平叛、滅國樣樣在行,甚至一人就滅了趙、燕、楚三國。但他深知兵權太大會惹皇帝不安,於是出征前一路狂要賞賜、田地、豪宅,把秦始皇徹底「放心」:一個快七十的老將如此貪財,根本沒心思造反。打完仗後不搶風頭、不爭功,他就這樣安穩離場。
2.張良:用「隱身」證明無害
劉邦的江山有一半是張良算出來的,但他在漢朝建立後立刻「裝病」退出權力核心,只求留縣一地,象徵性地念舊情、不求大富貴。劉邦、呂后多次想重用他,他都溫和拒絕。別人搶位置,他躲位置,皇帝自然安心。最後他安然退休,比韓信、蕭何的下場好得多。
3.李勣:用「絕對聽話」換取信任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將李勣(注音ㄐㄧ)能征善戰,但太能打反而容易惹忌。李世民臨終前還專門測試他:下旨把他貶去偏遠州城。李勣接詔後立刻放下飯碗、馬上上路,沒有半句怨言。李世民聽了後對太子說:「這是真忠臣。」李勣後來在新皇帝手下繼續被重用,七十六歲高壽而終。
4.郭子儀:用「透明」化解所有猜忌
安史之亂、吐蕃入侵、節度使叛變:唐朝一次次靠郭子儀救回來。他功高到天花板,但他家的大門永遠敞開,百姓想看就看,毫無秘密。他用「全民監督式」的透明告訴皇帝:我沒有私心、沒有企圖。加上他從不記仇、與各方打好關係,最後活到八十五歲,享七朝榮寵。
5.徐達:用「謹慎」避開朱元璋的刀
朱元璋以「殺功臣」聞名,但徐達卻能全身而退。秘訣只有一個:從不越界。他打完仗就把兵權交回去,皇帝賞他住皇帝舊宅,他嚇得跪地拒絕;面對胡惟庸的勢力,他不巴結反而彈劾,劃清界線。甚至攻打元順帝時,他故意「留活口」,替朱元璋避免尷尬。這份謹慎,保住了他與全家。
結語:真正可怕的不是功高,而是讓皇帝覺得你「可威脅」
這五位功臣雖然性格迥異,但共通點只有一個:讓皇帝徹底安心。
「貪」是表忠心,「退」是避猜忌,「順」是換信任,「透明」是消恐懼,「謹慎」是保平安。
古代皇帝怕的不是功勞,而是「可能取代我」。讓皇帝覺得你無害,反而能活得更久。這份千古智慧,放到今天依然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