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不少人喜歡蝦料理,不過蝦子跟蝦仁差很多,看似飽滿的蝦仁,其實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示警,市面上有些蝦仁是已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恐傷身。
看似飽滿的蝦仁,其實暗藏健康風險,長期食用泡過磷酸鹽的膨發蝦,恐會造成健康負擔,嚴重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圖/資料照)營養師黃品瑄在臉書發文表示,有些看起來「肥嫩飽滿」的蝦仁,其實是被泡過磷酸鹽的膨發蝦,因為這些添加物能讓蝦仁看起來更漂亮、口感更Q,但吃多了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超傷身。
黃品瑄分享如何辨別蝦仁有無膨發,「被膨發過的蝦仁」幾乎沒有蝦味,只能靠調味撐場面,且表面斑點消失、表面光滑,煮完後水面泡泡多、水混濁,看起來肥美,但口感其實「假Q」。
而「無膨發過的蝦仁」有明顯蝦味,煮起來鮮味明顯,表面還看得到清晰斑點,煮完水清澈、不會起泡,形狀自然、不會過度膨脹。
此外,黃品瑄提醒,雖然磷酸鹽本身無毒,天然食物的磷酸鹽對一般人也沒有傷害,但一般食品為了保水、保色、增稠、防腐等作用,會依法適量添加,但不肖業者就可能會在肉類或海鮮中泡水添加,讓食材更具賣相,所以容易不知不覺攝取過多危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