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節/移居者的《共同境地》 戰爭破碎後的重新組合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校園記者林臻/台北報導

今年台北藝術節邀請到位於德國柏林「高爾基(Gorki)劇院」的駐院藝術總監彥斯‧希列及導演雅葉‧洛能,帶著作品《共同境地》(Common Ground)來台演出。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高爾基劇院儘管規模不大,卻充分展現了『劇場』對一座城市應具備的社會功能,透過戲劇,他們處理了許多移民或民族議題。」

《共同境地》以南斯拉夫內戰(1991-1999)為背景,描寫因戰爭而家庭破碎、從南斯拉夫逃到柏林定居的五位受難者,伴隨一德國人及一以色列裔,在戰爭結束近二十年後回到故鄉,因看到刻有父親名字的罹難者紀念碑,而重新檢視這段歷經民族對立、種族清洗的歷史,也檢視彼此的記憶與傷口,以及作為一個移居者身處柏林所面臨的身分認同。

「同時拿著塞爾維亞護照以及德國護照的自己,究竟是記憶中的南斯拉夫人,還是現實中的德國人?」

作品創作之初,透過演員分享彼此的經歷,以及一同前往波士尼亞進行尋根之旅,不斷刺激他們重新回憶、感受、經歷(Remember, Re-feel, Re-experience),進而架構出這齣劇本的原型。舞台上沒有華麗的布景,靠著數十個木箱構建出不同的回憶情境,且演員本身就是事件的經歷者,每個角色的交錯獨白,述說的都是自身的故事。

▲全劇由七位身懷不同故事的柏林移居者組成,沒有華麗的布景,舞台上僅有簡單的小型道具及木箱,堆疊出一幕幕場景。(圖/翻攝自台北藝術節官網)

  「當你不是在談論自己的傷口時,往往可以保持幽默感」

高爾基劇院藝術總監彥斯‧希列(Jens Hillje)表示,在德國人的觀念裡,劇場是具有某種固定「形式」及「思辨」性質的場域,然而《共同境地》導演雅葉‧洛能(Yael Ronen),卻融入了一位猶太裔德國導演擅長的黑色幽默,讓德國的觀眾能夠跳脫思辨式的理性,並在看完這齣戲後,帶走很強烈的情緒。

好比在作品中,德國人角色提姆有這麼一句台詞:「感謝這場戰爭(南斯拉夫內戰),讓德國不用再背負這個罪名(集中營、種族清洗等)。」安排一位類似局外人的角色,刻意營造出一種距離感,這樣的距離,反而可以作為對觀眾心靈上的撫慰或救贖。

▲導演雅葉‧洛能針對《Common Ground》的英文訪談。(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In Berlin, many foreigners find their common ground and what brought them together.” (在柏林,許多外國人找到彼此的共同境地,以及將他們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Orit Nahmias

柏林是個多民族、多文化混合的城市,以色列籍演員歐莉特(Orit Nahmias)在演後座談說道,他們當然知道自己的身分是外國人、移居者,但撇開這些不同之處,他們更訝異於彼此擁有的共通點。柏林對許多外國人來說,甚至反而更有家的感覺。

透過《共同境地》,彥斯‧希列希望可以暫時性、烏托邦式的營造出忘卻身份標籤的時刻,將所有民族主義的框架摧毀。也許彼此的故事帶有矛盾,但如今已成命運共同體,讓這些衝突、矛盾得以被跨越。

▲《共同境地》前導影片。(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更多台北藝術節演出訊息,請上官方網站:https://goo.gl/oxwtzI

加入 @setn 好友

2024新北電競爭霸戰 – G9: League of Aces
大數據推薦
GCS 2024 春季準決暨冠軍賽-2024/05/04《Garena 傳說對決》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