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去追求「成功」,才能真的了解成功的真實意義
 
 (圖片來源: Kevin Dooley)
 文/Mr.6
 巴菲特最近說,他看過很多成功企業家,「第一次」慘遭失敗,令我想起有次聽到一位國外企業家線上演講。
 這位企業家第一次創業,錢不夠了,出來募資金,卻慘遭投資人「狂電」──
 投資人聽了他想賣的東西,冷冷的告訴他:「你從來沒有『成功』過,憑什麼相信你?」
 他嚇了一跳,驚訝著對方說話如此直接。
 投資人又說:「創業要成功,必須很多步驟,你還差好多、好多步。」
 剛從研究所畢業不久的他,無從辯駁,只得接受這句話。
 「然後,我看你喔,」投資人見他這個樣子,說上癮了,繼續再說:「其實呢,不怎麼適合創業(not a good career path for him)。」
 走出大門,他大受打擊!他畢竟是某創業大賽亞軍,學歷佳、技術好、有教授的推薦信,他一直認為他離「成功」只剩一小段路。但,這位投資人和他說的話,讓「成功」兩個字變成魔鬼,一直纏他的心裡面。
 他不能成功。
 他不懂成功。
 他不適合成功……。
 「後來,你是怎麼再鼓勵自己的?」主持人在影片裡面問。
 「其實,」企業家說:「我並沒有鼓勵自己。」
 因為,後來發生的事情是,他放棄了。
 或者說,他被「說服」了,他的確不適合成功,所以,他放棄了原本的夢想──創業。
 放棄了創業,回去基層工作。
 當他一直工作、一直工作,慢慢的就發現,收入不夠。
 收入不夠,他想賺更多一點點的錢,於是,他一邊工作,一邊心裡開始想點子。
 這一次,一開始,他其實就只希望錢賺得多一點,多到他現在薪水的「二分之一」就夠了,這樣,他就有動力去辭掉工作。
 三個月後,他做到了。
 他真的辭掉工作。
 然後,他開始希望,錢能賺多一點,至少可以做到保證「半年6個月」都能領到他原本工作的全薪,這樣就夠了。
 三個月後,他又再次做到了。
 這時候,他開始希望,若能再多請兩個人,然後還讓他賺到比平常上班還要多個兩、三萬的薪水就好,而且可以保證半年6個月都付得出來他和另外兩個人的薪水。
 三個月後,他再次又做到了。
 接下來,他又希望,如果多請五個人,還讓他賺到平常上班的兩倍,並保證半年6個月都付得出來大家的薪水………。
 這次,他在兩個月內又達成這個目標了。
 就這樣,這位企業家,從來沒去追求成功。
 他已經徹底忘了「成功」這件事!
 但,在那個過程中,他目標堅定的往前走,而每一步、每一個目標達成的時候,他很自然的又設下了下一個目標。
 坊間有很多人,會將「成功」掛在嘴上。他們試圖「教」你成功,或試圖「告訴」你你不適合、你不會成功,或者甚至羞辱你,說你沒有成功,而他們已經成功過了。
 到最後,請問什麼是「成功」?
 它,一些路的名字。
 也是一些學校的名字。
 或者一些人的名字。
 但,它絕不是一個「實際的狀態」。
 不是一個實際的狀態,所以無法作二分法,你成功,我沒成功;你懂成功,我不懂成功;你適合成功,我不適合成功?
 真正的成功,甚至成功者沒時間去知曉,但很確定的是,他非常非常快樂的在舔舐、享受著「它」。
 當你不去追求「成功」,才能真的了解成功的真實意義。
 這時候,問大家,他是不是真正的成功?
 坦白說,他也真的不是很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