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裝可愛!寶寶歪頭看人恐是這病 半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林媽媽在強強3個月大時,發現他脖子習慣性傾向左側,就算將他擺正,過一下依舊會自動轉回去,經醫師檢查發現其左邊頸部摸到一小硬塊,評估斜頸情形嚴重,進行復健效果不佳,最後經手術治療強強的脖子才恢復正常。

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醫師陳克琦說,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是嬰幼兒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因某些原因導致構造異常、緊縮或結成硬塊所致。(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林媽媽是在新生兒疫苗注射時詢問醫生孩子的症狀,新生兒科醫生在強強左邊頸部摸到一小硬塊,評估斜頸情形嚴重,需進行復健。照會復健科教導復健方式後,強強物理治療了8個月,脖子依舊沒有改善,每次復健就哇哇大哭,林媽媽一點辦法也沒有。復健科醫師評估效果實在不佳,建議手術治療,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跟醫師討論手術細節配合術後復健,不到1個月的時間,強強的脖子已經恢復正常、不再傾斜了。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醫師陳克琦表示,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是嬰幼兒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因某些原因導致構造異常、緊縮或結成硬塊,使患側脖子因受力變短,頭部傾斜於患側,造成頸部活動受限的情況,發生率約0.3到2%。

陳克琦說明,造成斜頸的原因不明,可能因素可略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兩種,先天性成因包括嬰兒在生產過程中肌肉不慎拉傷、頸部胸鎖乳突肌的血管阻塞、感染病毒引起肌肉纖維化等;後天成因則多是頸部因發炎、受傷、腫瘤等問題造成。

一般而言,斜頸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嬰幼兒的頭總是歪向同一側,或頸部因肌肉纖維化出現雞蛋大小的硬塊,甚至左右臉、頭型不對稱,因此醫師主要以症狀表現及理學檢查(如:觸診)作為診斷依據。治療則有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兩種。

陳克琦指出,每個寶寶的斜頸程度不盡相同,約有80%的孩子能透過在醫院、家裡勤做熱敷、頭部旋轉、搖擺、拉筋等物理治療復健改善,但物理治療最佳的黃金治療時間是半歲以前,如果成效不彰,就會建議外科手術,放鬆胸鎖乳突肌。

小兒外科醫師為嬰幼兒執行斜頸手術時,會先在脖子上劃出一小傷口(約2公分),再以電燒方式將患部緊縮的胸鎖乳突肌切開,讓病童的脖子能自由轉動、消除硬塊。陳克琦表示,手術僅約30分鐘,雖然大部分孩子在術後都能恢復正常,但術後仍必須由父母協助復健,避免復發。通常嬰幼兒斜頸術後復發的機率低於1%。

陳克琦提醒,斜頸若不治療,未來除容易造成駝背、肩胛骨歪斜外,孩子也可能因長時間歪斜看東西,導致視力減弱、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等後果。嬰幼兒脖子軟嫩,有時不易判斷是否歪斜,因此父母應保有警覺心,以免延誤6個月的黃金治療時期。

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醫師陳克琦提醒,斜頸若不治療,寶寶未來不只易造成駝背外,還會導致視力減弱、學習能力下降等情形。(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