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一廣場/賴清德院長的領導責任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魏水秀 

有關民進黨總統初選,最近比較熱門的議題就是所謂的「霸王條款」。這是民進黨明文規定的規章,因為以前沒有遇到過今年這種初選狀況,所以被提出來討論。甚至,卓榮泰主席還因此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說,他主持的黨中央不會用到這個「霸王條款」。

賴清德,苗栗拱天宮。(圖/翻攝賴清德臉書)

▲作者認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參與總統初選應更為「接地氣」(圖/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用「霸王條款」這個字眼,本身就是偏頗、有惡意的,因為這個處理方案,是面對黨的初選遇到很強的外力干擾,而有可能傷害黨的價值與主張時,全國代表們可以開會來否決這個初選提名。所以探求本質,這是「補救條款」而非霸王條款。
 
試問,如果民進黨初選採用的全民調,結果選出的是一個主張「兩岸一家親」,或不敢表態反對「一國兩制和平協議」的人,難道到黨員們要跟著這個全民調一起陪葬,奉送台灣主權給中國嗎?
 
賴清德院長,身為民進黨要角,他的發言人林聖哲前幾天接受廣播媒體訪問,對於主持人詢問霸王條款的問題,說到「這事若有造成的話,其實會對民進黨傷害是非常非常大」,作為賴清德的競選發言人,這是非常不得體的言論。不得體來自二個方面,一是他自己在節目上承認他不是民進黨員,對規範不完全瞭解,既然不瞭解,如何得出由全國黨員共同決定的選擇,會是對黨的傷害?
 
第二個不得體,初選方式全國代表有意見,不管是對全民調的方式,或者一開始沒有保障現任優先的烏龍決定,這本來就是黨員、黨代表的權利,一個民主政黨上層決策發生可能傷害黨的情況時,做意見反應跟補救動作,這怎麼會是對黨的傷害呢?一個不是黨員的人,又感受到什麼傷害?
 
賴清德發言人表現的不得體,其實也反映出賴清德領導風格,在參與初選以來反覆出現的一個弱點,就是不接地氣。
 
從年初吳澧培前國策顧問領軍的四大老勸退廣告開始,這一股挺賴清德的力量,在主導言論攻擊蔡英文總統的面向,就都是以非民進黨員為主。吳澧培上電視節目,也是自己承認不是民進黨員,他也說李遠哲博士、已故的高俊明牧師都不是黨員,彭明敏教授本身更是只有1995-96年,在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時有過黨籍的紀錄。
 
當然不是說非黨員就不愛台灣或會害民進黨,但這是賴清德決策模式很容易被挑戰的一個點。當大家在檢討1124民進黨大敗的原因時,對施政不接地氣是普遍的認知,加上公投題目,根本變成挑釁地氣,以致於大敗在很多地方黨部、黨員身上,在投票之前早就都有這個預感。
 
領導決策不接地氣的問題,很可能變成賴清德代表民進黨的另一個1124災難。
 
當民調不能反應實際民意,例如選前的台中市、台北市,以及高雄市,這就需要地方黨部、黨員組織輔助,才能把民意上傳撥亂反正。至於民意上傳後,當執行長的閣揆,能不能快速反應民情並執行到底,對總統的承諾負責,這是另一個問題。
 
一個領導人,決策模式跟多數黨員的意見脫鉤,就是民意不能上達,加上只靠全國性的不排藍民調就決定參選,這難道不危險嗎?這不是就讓黨的提名制度暴露在外力強力干擾的情況了嗎?這種情況下,把民進黨的初選再由全國黨代表仔細審視過一遍,為什麼會是壞事呢?
 
賴清德是想要成為台灣總統的人,對如何接近全國民意的聲音,並融合黨員的民意,這是賴不能迴避的課題。但是,畢竟台灣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所以台灣主體性的聲音還是要加強比重的,所以黨員由下而上的意見要更重要。

▲作者指出,賴清德參與初選不應忽略全國民意及黨員的聲音(圖/翻攝自資料照)


說重一點,當賴清德選擇用全國性民調當護身符,而忽視底下的人、外面呼應的大老們,這些不是黨員的人在放話帶風向惡化初選氛圍,卻不強力制止與切割,這對賴清德建立總統領導風格是很大的傷害,而且還傷害黨。試問,難道民進黨內都沒有人才可以代表賴團隊發言了嗎?還是賴沒有自主團隊的能力?
 
再者,如果只是要「選一組可勝選」的組合,那「蔡賴配」是目前民調指出可以贏得大選,又不造成民進黨內部分裂的勝利方程式。試問,賴清德或賴團隊們,這樣的民調結果再加上全國黨員代表的加持,這不是對台灣更有利的選項嗎?怎麼會說終止初選,直接提名蔡賴配是傷害呢?還是為了台灣主權提出勝選組合是假議題,初選到底衝高個人聲望才是真議題?
 
賴院長越慢處理團隊跟支持者對民進黨制度的砲火,這才是民進黨辦初選最大的傷害,這不只傷害黨員及支持者彼此的感情,也傷害賴清德的領導形象。但願賴清德院長能拿出魄力跟賴神的風範,「真的下來領導」並且四處聽聽真正黨員的意見,我認為這樣的初選才會是良性競爭、才有成為典範的可能、才有初選到底的意義,也最終才會成為台灣人之福。

《作者簡介》魏水秀,經濟學者。

 

加入 @setn 好友 #評論/三立大論壇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